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众多影响学生写作水平的因素当中,回避现象是其中较重要的因素之一。在高中生的英语作文中有一种写作现象是学生文本中出现词汇或语法错误不多,词汇和句型使用都较为简单,学生对知识难点避繁就简、避重就轻,这种写作回避现象引起我的极大兴趣。就此,本文以湖北省潜江中学高一某班的6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有声思维测试方法,探讨如下几个问题:(1)高中生在英语写作中遇到表达困难时,通常在哪些方面出现回避现象?(2)高中生在英语写作过程中出现回避现象时,采取哪些应对措施?(3)不同英语水平的高中生在英语写作中出现回避现象时,应对措施有何差异?经录音转写文本发现,受试者在词汇、句法和话题上都出现了回避现象。从三种类型的回避频次来看,词汇回避频次最高,学生由于遗忘或未掌握某单词的使用,而使用同义词、近似表达、汉英直译等。句法回避其次,主要体现在使用简单句而回避并列句和复合句、重复某一句型表达和倾向于使用主动语态而回避被动语态。话题回避相比较而言并不明显,因为受试者对某一观点的遗弃更多的是因为某一单词、或句子不知如何描述。在应对措施上,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迂回、母语迁移、重复和放弃。受试者采用迂回频次最高,其次是放弃,母语迁移和重复相对较少。不同水平的受试者在写作回避上的应对差异也较为明显,高水平的受试者倾向于使用迂回和放弃;中等水平受试者使用迂回、重复和放弃这三种;而低水平受试者在这四个方面的应对措施上都有体现。与此同时,笔者发现不同水平的受试者在应对写作回避的情感态度上差异也较为显著,高水平者是自信且较为积极的应对,而中低水平的受试者相比较而言选择保守和不出错的方式,情感上出现焦虑和不自信而消极应对回避。针对以上发现,本文提出了应对高中生英语写作回避现象的指导建议。本研究通过有声思维法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学习者写作过程的隐形思维方式,为探究高中生英语写作回避现象提供较新的研究方法,同时为教师在教学中指导学生正确地处理写作中的回避现象起抛砖引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