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华老字号承载着独特技艺、精深服务理念和商业文化精髓,是我国弥足珍贵的自主品牌。在满足消费需求、丰富人民生活、展现民族文化等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老字号的商标、商号具有非经济价值所能比拟的文化价值和品牌价值,开展相应的知识产权保护其意义不言自明。由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法律的立法出发点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而非个别企业的文化传承保护,致使在某些情况下被侵权企业面对侵犯商标权、不正当行为时,往往因举证不能或者法律真空而出现无法追责的情况。加之《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对企业名称的地域保护范围过窄,极易导致商号重复现象。上述情况都反映出中华老字号知识产权保护中存在问题,因此,梳理现行法律法规与老字号保护需求的不匹配之处,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本文以中国裁判文书网等相关网站为主要数据来源,辅以调查问卷,通过客观的描述司法实践数据、执法实践数据、调查问卷数据等资料,尽可能的将目前中华老字号知识产权保护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并开展相应的分析和论证,寻找法律法规方面的漏洞,最终提出较为合理的解决对策。全文体系如下:第一部分区分商号、字号、企业名称等相近概念并简述中华老字号知识产权的保护现状。在法律层面上,国家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来保护中华老字号的知识产权。在政府层面上,商务部、地方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门出台专项规章细化保护措施等。第二部分通过汇总整理调研数据反映出的制度漏洞,总结归纳出法律实施中遇到的问题和法律制度层面的问题。具体分为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商品行为认定难,《反不正当竞争法》第6条可操作性不强,企业名称地域保护范围过窄。第三部分针对所发现的问题展开法律分析,从制度层面和法律实施层面论述现行法律制度与中华老字号发展之不匹配处,指明保护漏洞。原告面对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商品的行为,维权时存在举证困难;立法技术导致新增法条中的“与他人存在特定联系”规定模糊;企业名称登记机关层级过多的地域保护造成了现今“合法但不合理”的商号纠纷。第四部分提出相应的完善对策,建议通过地方立法、修改法律、出台司法解释来完善制度,填补保护漏洞。具体包括制定破除维权举证难的地方性法规,出台与修订后的《反不正当竞争法》相配套的司法解释,减少企业名称登记机关层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