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中海实蝇(Ceratitis capitata)、非洲芒果实蝇(Ceratitis cosyra)、纳塔尔实蝇(Ceratitis rosa)和桔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是世界性的重要检疫害虫(其中前三种实蝇尚未在我国发现,而最后一种为我国的重要果树害虫)。本研究由四大部分内容组成。首先,利用路径分析法计算了在两种场景下地中海实蝇、非洲芒果实蝇、纳塔尔实蝇传入广东省的风险概率:场景1.与实际受实蝇侵害,但却通过了检疫检查流程而未被检出的水果货物一起(实际含有害虫,却未在检疫过程中被检出)传入广东;场景2.与进境旅客一起传入广东。第二,利用生态位模型Maxent和GARP分析预测地中海实蝇、非洲芒果实蝇、纳塔尔实蝇在全球范围和中国的潜在适生性分布区域。第三,利用路径分析法(PERT)和Monte Carlo仿真技术分析2007年春夏两季(5月到8月)入穗外地水果(香蕉、芒果、番石榴)经过采摘、运输、销售、丢弃等环节后,传入广州地区的桔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的数量及其风险概率。最后,本研究研制了一套基于最高虫口限量概念的害虫传入定量风险评估计算机平台,把两性生殖害虫的入侵风险建立在至少一对潜在交配成虫的传入概率上。这是外来入侵害虫风险分析和防治的一个有效工具,同时也可为类似软件系统的研究提供参考。
地中海实蝇、非洲芒果实蝇、纳塔尔实蝇的路径分析结果显示:在场景1的情况下,三种实蝇传入广东的风险是确实存在的。每年地中海实蝇、非洲芒果实蝇和纳塔尔实蝇抵达广东口岸的虫口数量分别为8头、3头和4头,同时一只潜在雌虫经货物运输抵达广东省的风险概率分别为0.0033,0.0221和0.0024。在场景2的情况下,三种实蝇传入广东的概率都非常高。每年抵达广东口岸的虫口数量分别为191头、219头和78头,另外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一只潜在交配雌虫经入境旅客抵达广东省的风险概率均为1。
地中海实蝇、非洲芒果实蝇、纳塔尔实蝇的潜在适生性分布预测显示,在全球范围内,地中海实蝇拥有最广的潜在分布区域,其次是非洲芒果实蝇,而纳塔尔实蝇的潜在分布区域相对最少;中国南部的大片地区适宜于地中海实蝇的生存,而适宜于其它两种实蝇的区域相对较少;三种实蝇传入中国后,在云南和海南定殖的可能性最大。
运用路径分析法分析了2007年春夏两季(5月到8月)入穗外地水果(香蕉、芒果、番石榴)经过采摘、运输、销售、丢弃等环节后,传入广州地区的桔小实蝇的数量及其风险概率。结果表明,桔小实蝇累计传入数量为590多头,能够形成约295~299对潜在交配成虫,经典PERT模型和Monte Carlo仿真的计算结果很接近,传入风险确实存在。灵敏度分析显示,遭受桔小实蝇危害的水果比例、每公斤受害水果所含桔小实蝇幼虫的数量、有限时间内三龄幼虫的逃逸比率是影响害虫传入数量的三个最主要的因素。
最后,本文介绍一套基于最高虫口限量概念的害虫传入定量风险评估计算机平台,把两性生殖害虫的入侵风险建立在至少一对潜在交配成虫的传入概率上。该平台由SAS V9.0分析软件,PHP网络编程语言和MySQL数据库构建,通过Apache服务器进行网络发布。用户通过web登陆该平台并输入相关参数,可自动调用服务器端的SAS分析程序进行分析并在网页上得到结果。这是害虫传入风险定量评估的新尝试,它将为检疫部门提供一套实用性较强的害虫传入风险量化评估的新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