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的发展转型,传统民族文化在不断地发生变迁,民间信仰作为多元民族文化中的一元,也在面临着各种因素的冲击。目前学界对多民族杂居区的民间信仰及其变迁问题的研究较少,尚需资料进行补充。黔东北滑石社区是典型的多民族杂居区,民族成分构成多样,民间信仰文化底蕴深厚。在多民族杂居区,日常交往便是文化互动交往的过程。滑石社区的民间信仰正是在长期的互动交往中逐渐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信仰内容,主要包括自然崇拜、祖先崇拜、观音和关帝信仰、傩信仰等内容。文章以参与观察、个别访问和文献研究等方法为主,综合运用田野调查资料和文献资料,对滑石社区的民间信仰内容以及“文革”以来的变迁情况进行深入研究,具体分析滑石社区的四种民间信仰类型,并总结民间信仰变迁的特点和原因。
文章分为三个部分,包括绪论部分、正文部分和结论部分。绪论部分介绍了本文的选题缘由和意义、研究综述、研究方法和特色、研究重点和难点、相关概念界定和田野调查工作。正文部分共分为七章,其中第一章介绍了滑石社区的基本概况,包括人口、自然地理、历史沿革、风俗习惯等内容,并分析了滑石社区多民族杂居的分布格局。第二章介绍了滑石社区的民间信仰图景,详细介绍了四类信仰场所的划分情况,以及三类神职人员的职能、性质、产生的条件和途径等,并分析了滑石社区民间信仰多元共生的维度和基础。第三章主要从当地人的历史记忆、口述传说以及仪式实践中分析了自然崇拜的内容,并从祭祀仪式、空间、对象、人对自然崇拜的心理和行为等方面探讨了自然崇拜的变迁情况。第四章围绕新华山庙的祭祀活动,详细阐述了观音和关帝两种神灵信仰中的显灵传说、神灵主司职能、信众群体及其祭祀行为、祭祀仪式等内容,并展现了两类神灵信仰在祭祀仪式、祭祀模式中的变迁情况。第五章介绍了祖先崇拜的内容及其变迁,首先从整体上展现了家先信仰的内容,并以个案研究呈现了宗族祖先祭祀活动与意义,再对鬼魂观念和祖先崇拜的联系以及当地人对鬼、祖先的情感差异进行描述,最后从祖先祭祀的时空转换、外部环境变化对祭祀活动的影响论述了祖先崇拜的变迁情况。第六章介绍了傩信仰的内容及其变迁,首先概述了社区傩堂戏的主要内容,并以还愿仪式为案例展现了傩仪式的行进过程与含义,再梳理傩戏表演从“文革”以来的大致发展脉络,最后分析了傩仪式和傩戏表演的变迁情况。第七章在前四章对滑石社区四种民间信仰内容及变迁表现、动因的分析基础上,总结了民间信仰变迁的特点和原因。总结部分简要回顾民间信仰变迁的特点和原因,并进一步阐释当地民间信仰呈现出的“地域一致性”、“民族差异性”和“多元共生”等特点。
通过研究发现,滑石社区民间信仰变迁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在信仰内容上,呈现出或复兴,或简化,或消失的状态,而在长期的互动交往中,当地民间信仰也逐渐呈现出多元共生的态势,最明显的就是在同一个信仰场所中各路神灵的共处;二是在信仰群体上,逐渐向多民族多主体自主信仰、跨越社区界限合作的方向发展,以及信仰主体年龄层的失重和情感态度的逐渐分化;三是在信仰特性上,娱乐性与世俗性逐渐增强,而神圣性和神秘性逐渐弱化。民间信仰变迁的原因主要与个体心理需求的不断变化、国家宗教政策调整、经济发展、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和认识的提升、科学技术的发展、多民族互动交往、民间信仰是否契合时代精神或者符合人们的心理需要等内容相关。
文章分为三个部分,包括绪论部分、正文部分和结论部分。绪论部分介绍了本文的选题缘由和意义、研究综述、研究方法和特色、研究重点和难点、相关概念界定和田野调查工作。正文部分共分为七章,其中第一章介绍了滑石社区的基本概况,包括人口、自然地理、历史沿革、风俗习惯等内容,并分析了滑石社区多民族杂居的分布格局。第二章介绍了滑石社区的民间信仰图景,详细介绍了四类信仰场所的划分情况,以及三类神职人员的职能、性质、产生的条件和途径等,并分析了滑石社区民间信仰多元共生的维度和基础。第三章主要从当地人的历史记忆、口述传说以及仪式实践中分析了自然崇拜的内容,并从祭祀仪式、空间、对象、人对自然崇拜的心理和行为等方面探讨了自然崇拜的变迁情况。第四章围绕新华山庙的祭祀活动,详细阐述了观音和关帝两种神灵信仰中的显灵传说、神灵主司职能、信众群体及其祭祀行为、祭祀仪式等内容,并展现了两类神灵信仰在祭祀仪式、祭祀模式中的变迁情况。第五章介绍了祖先崇拜的内容及其变迁,首先从整体上展现了家先信仰的内容,并以个案研究呈现了宗族祖先祭祀活动与意义,再对鬼魂观念和祖先崇拜的联系以及当地人对鬼、祖先的情感差异进行描述,最后从祖先祭祀的时空转换、外部环境变化对祭祀活动的影响论述了祖先崇拜的变迁情况。第六章介绍了傩信仰的内容及其变迁,首先概述了社区傩堂戏的主要内容,并以还愿仪式为案例展现了傩仪式的行进过程与含义,再梳理傩戏表演从“文革”以来的大致发展脉络,最后分析了傩仪式和傩戏表演的变迁情况。第七章在前四章对滑石社区四种民间信仰内容及变迁表现、动因的分析基础上,总结了民间信仰变迁的特点和原因。总结部分简要回顾民间信仰变迁的特点和原因,并进一步阐释当地民间信仰呈现出的“地域一致性”、“民族差异性”和“多元共生”等特点。
通过研究发现,滑石社区民间信仰变迁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在信仰内容上,呈现出或复兴,或简化,或消失的状态,而在长期的互动交往中,当地民间信仰也逐渐呈现出多元共生的态势,最明显的就是在同一个信仰场所中各路神灵的共处;二是在信仰群体上,逐渐向多民族多主体自主信仰、跨越社区界限合作的方向发展,以及信仰主体年龄层的失重和情感态度的逐渐分化;三是在信仰特性上,娱乐性与世俗性逐渐增强,而神圣性和神秘性逐渐弱化。民间信仰变迁的原因主要与个体心理需求的不断变化、国家宗教政策调整、经济发展、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和认识的提升、科学技术的发展、多民族互动交往、民间信仰是否契合时代精神或者符合人们的心理需要等内容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