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病程糖尿病大鼠肾脏损害与其它器官病理改变的相关性研究

来源 :四川医科大学 西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2131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T1DM大鼠模型中,DN病变的早期指标,哪些病变与肾脏损害关系最密切,寻找DN的早期诊断依据。方法:75只雄性SD大鼠被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n=25),实验组(n=50)。实验组SD大鼠将接受一次性腹腔注射STZ(60mg/kg),对照组用相同方法注射相应剂量的枸橼酸缓冲溶液;72小时(h)后,将空腹血糖(FBG)≥16.7mmol/l的大鼠纳入糖尿病(DM)组,余下未达标的SD大鼠被纳入对照组。分别将实验组及对照组大鼠随机分为2、4、8、12、16周(w)共5组。监测各组大鼠一般情况、尿、血生化指标、体质量(BW)、KHI、肾脏损伤评分;并分别将各组大鼠于各实验时间终点(即成模后2w、4w、8w、12w、16w)处死,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光镜下观察各组大鼠肾脏、视网膜、心肌、大血管的组织形态学改变,同时计算各组大鼠的肾脏肥大指数(KHI)、肾脏损伤评分、心肌损伤分级、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计数,分析肾脏损害指标:24小时尿蛋白定量(24h-UP)、肌酐(s Cr)、肾脏损伤评分、KHI与视网膜及心肌病变的相关性。结果:1.实验组大鼠FPG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均大于16.7mmol/l,成模率为100%,死亡率0%;2.DM组大鼠一般情况(尿量、进食量)、尿生化指标(24-h UP)显著增加,BW逐渐降低;总蛋白(TP)、白蛋白(ALB)均显著降低,s Cr、尿素氮(BUN)逐渐升高。3.病理改变:肾脏逐渐出现肾小球肥大,系膜基质及系膜细胞增生,局灶性硬化形成,肾小管颗粒或空泡变性,伴管型形成;视网膜神经节细胞肿胀、脱落、减少,余各层变薄,出现空泡变性,伴新生血管形成等,心肌细胞肥大增生,空泡变性,坏死,心肌间血管扩张充血,管壁增厚等,大血管内皮细胞肿胀、脱落、减少,粥样斑块形成,血管壁增厚,管腔狭窄、闭塞,伴炎性细胞浸润等。4.DM组KHI先升高后降低、肾脏损伤评分逐渐升高;对照组RGC计数逐渐增加,而DM组各亚组RGC计数逐渐减少;DM组心肌损伤评分逐渐加重。5.24h-UP、KHI、肾脏损伤评分、肌酐与视网膜病变存在显著相关性,肾脏损伤评分、KHI与心肌病变存在显著相关性,24h-UP、肌酐与心肌病变无相关性。结论:1.STZ诱导T1DM大鼠模型成模率高。2.糖尿病引起肾脏、视网膜典型病理改变的时间为4-8周,心肌、大血管出现典型病理改变的时间为12-16周,T1DM微血管并发症早于大血管并发症发生。3.24h-UP可作为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指标。4.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与糖尿病肾病(DN)病理改变呈同步关系,可作为DN早期诊断指标。
其他文献
【目的】评价“二步法”激光诱导脉络膜视网膜静脉吻合术(laser-inducedchorioretinal venous anastomosis,LCRVA)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entral retinal vein occlusion,CRV
[目的]:观察缺氧/复氧条件下星形胶质细胞AQP4、AQP5的表达变化以及亚低温对其表达变化的影响,探讨脑缺血再灌注脑水肿与AQP4、AQP5的关系以及亚低温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机
目的:在中国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中观察CYP2C19多态性与口服常规剂量氯吡格雷后血小板聚集活性的改变及临床缺血性不良事件和出血性不良事件的关联性。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8月~20
目的:建立晚期Lewis肺癌动物模型,研究益气清热养阴中药对恶病质小鼠治疗反应状况,寻找适合以控制晚期肺癌症状、改善生活质量的药物。 结论: (1)益气清热养阴中药在改善L
目的探讨绝经后妇女雌激素变化与冠心病致病因子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绝经后CAD(coronaryarterydisease冠心病)妇女40例做为实验组,其中ACS(acutecoronarysyndrome急性冠脉
目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患者最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目前发病机制尚未明确。通过模拟糖尿病的体内外环境,观察G蛋白偶联受体91(GPR91)对DR微血管病理改变的影
目的:观察慢性间歇性缺氧大鼠舌下运动神经元细胞的形态变化,及其相应神经递质5-HT及5-HT 2A受体和C-fos表达量的变化。方法:将16只雄性Sprague Dawley(SD)大鼠(8周龄,体重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