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融发展是指金融结构、金融工具和金融资产规模的膨胀以及金融结构的演进和效率的提高。金融产生于经济内部,但又可以对经济产生影响。关于这一问题,很早就已经引起了经济学界的关注和研究,其历史可追溯到重农学派。但早期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宏观的定性的研究,而且对金融本身的发展关注的很少。直到20世纪70年代戈德史密斯提出了金融结构理论,才翻开了金融发展理论全新的一页,引起了经济学家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普遍重视和研究。虽然由于研究的方法和对象不同,得出的结论也有所不同。但是,通过大量的研究,人们发现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发展良好的金融体系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增长,这是大量研究所得出的普遍结论。因此说,金融是影响经济增长的一个非常重要因素。
但是金融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并不是不变的。不同国家、不同地区或者不同时间的同一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和金融发展状况不同,它们之间的关系也可能不同。一般情况下,金融发展有利于经济增长,但是在有些时候这种促进可能并不明显,甚至会抑制经济的增长。只有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相适应时,金融发展才会促进经济的增长。
自改革开放以来,西北地区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由于受地理自然条件、国家产业政策等因素的影响,西北地区经济发展与东部地区的差距日益拉大,各地区经济发展存在着巨大差异。然而当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巨大差异的不同地区面对相同的金融系统时,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也必定表现出不同的状况,因此研究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各个地区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十分必要。另外,对于同一地区的不同产业来讲,由于各产业生产经营的特点不同,各产业发展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也有所不同。所以,各产业的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之间的关系也就有所不同。也正是基于对上面这些因素的考虑,本文以西北地区为研究对象,收集相关数据,选择GDP增长率和金融相关比率、银行集中度指标作为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对西北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建立经济计量模型,应用协整分析的方法进行实证分析,并且在此基础上应用此方法分别分析了各产业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之间的关系。从实证分析的结果来看,西北地区金融发展变量FIR与FSR与整体GDP增长率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并且表现为负相关,而各产业GDP增长率与FIR与FSR之间的关系则不尽相同。这说明,金融资产总量的提高,金融规模的扩张,并没有激发西北五省的经济增长,反而对经济增长起了抑制作用。而GDP增长率与FSR之间的反向关系表明,银行集中度的降低、金融业结构的变迁、优化,对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而金融规模的扩张和结构的变迁对各产业经济增长则影响不同。本文分析了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并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