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外来杂草在全球范围内造成了严重的生态后果和经济损失,研究报道化感作用是其成功入侵的重要“武器”之一。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e,AM)是丛枝菌根真菌与植物根系形成的共生体,地球上80%以上的陆地植物都能形成菌根,菌根的形成能有效的增强植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以及植物的抗逆性等。外来杂草可能会通过分泌化感物质直接或间接影响丛枝菌根共生体的形成,进而潜在地改变植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本研究通过人工受控试验,以加拿大一枝黄花和空心莲子草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它们根状茎浸提物以及与本地种共存时对本地植物生长及其丛枝菌根共生体的化感效应,主要取得以下研究结果:1外来杂草根状茎浸提物对入侵地植物及其丛枝菌根的化感作用在稗草和胜红蓟单作的情况下,1/60的加拿大一枝黄花根状茎浸提物显著抑制了胜红蓟的生长、AMF的侵染及产孢量;1/30低浓度空心莲子草的根状茎浸提物对三者都没有明显的效果。2本地植物及其AMF真菌对加拿大一枝黄花根状茎浸提物不同组分的响应1/60根状茎浸提液的5个分离组分对胜红蓟整个萌发过程都起了抑制作用。在对幼苗生长的影响上,石油醚相和正丁醇相抑制了胜红蓟幼根的生长,而水相对胜红蓟幼芽有促进作用,其他无明显作用效果。加拿大一枝黄花根状茎浸提物的5种溶剂萃取组分中,除了水相对胜红蓟地下部分生物量无显著影响外,其他组分均降低了其地下部分生物量。而对于地上部分,水相促进了生物量的增加,乙酸乙酯相和正丁醇相起了抑制作用。从整个植株生物量来看,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的组分起了显著的抑制作用,水相促进了生物量的增加,其他组分则无明显作用效果。5种溶剂萃取组分均显著地抑制了胜红蓟AMF的侵染,5个组分的作用强度依次为水相>石油醚相>二氯甲烷、正丁醇>乙酸乙酯。3原位观测入侵杂草对本地植物及其丛枝菌根真菌的影响将加拿大一枝黄花和空心莲子草根状茎沙培四个月后,移去地上部分并播入本地植物西红柿、稗草和红三叶的种子,结果发现两者的根系分泌物都显著抑制了本地植物种子的萌发及生长,同时加拿大一枝黄花根系分泌物还能抑制本地植物丛枝菌根的形成和AMF孢子的形成,而空心莲子草的根系分泌物对本地植物丛枝菌根的形成则有促进作用,对AMF孢子的形成也有促进的趋势。4外来杂草与本地种共存时对本地植物及其丛枝菌根真菌的影响在外来杂草和本地种单种、混种两种栽培方法三种处理下通过加入活性碳和不加入活性碳的方法研究外来杂草对入侵地植物生长、AMF侵染及其AMF的孢子生成影响。结果表明,在与加拿大一枝黄花混种的情况下,加入活性碳吸附掉土壤里的化学物质以后,胜红蓟生物量明显增大、AMF侵染率也显著上升。单种情况下,加入活性碳对彼此植物生长没有明显影响,但是AMF侵染率明显下降。在与空心莲子草混种时,加入活性碳对红三叶的生长没有作用;菌根侵染率及AMF孢子量的变化也不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