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左心房的结构和功能对于房颤(AF)的发生及预后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目前指南推荐房颤一线治疗方法射频消融术作为一种有创治疗方法,术后患者左心房结构和功能改变亦备受重视。[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显像技术(STI)并结合实时三维成像技术(RT-3D)及常规超声心动图指标分析阵发性房颤(PAF)患者射频消融术前后左心房结构和各节段局部及整体收缩和舒张功能,旨在探讨该技术在评价左心房功能方面的应用价值,以及射频消融术对房颤患者左心房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成功行导管射频消融的PAF患者32例,另选取18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患者在射频消融术前、术后1月及6月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包括常规经胸超声心动图、脉冲多普勒血流频谱、组织多普勒心肌显像(TDI)、STI及RT-3D。.测量左房(LA)内径,左心房前后径(LAAPD)、上下径(LAUDD)和左右径(LALR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并计算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测量二尖瓣舒张早期及晚期血流速度E峰和A峰,肺静脉Ar波流速;二尖瓣环左心室舒张早期与舒张晚期组织速度e’和a’,并获得E/e’比值;应用STI技术测量左房各房壁于左室收缩期、舒张早期、左房收缩期的峰值应变率(SRS、SRE、SRA)及整体应变率(GLSR);运用RT-3D技术得出左心房最小容积(left atrial minimum volume,LAVmin)、左心房最大容积(left atrial maximum volume,LAVmax)及左心房收缩前容积(left atrial presystolic volume LAVp),并由此计算左心房射血分数(left atrial ejection fraction,LAEF)、主动射血分数(left atrial active ejection fraction,LAAEF)、被动射血分数(left atrial passive ejection fraction,LAPEF)。[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术前PAF组患者LA内径、LA容积均增大,LAEF减小,Ar波流速、e’、a’减低,E/e,增大,左心室内径、左心室容积以及左室射血分数无显著差异;PAF组患者左房应变无论是整体应变率还是各节段应变率均减低。32例PAF患者射频消融术后有8例复发。与术前相比,术后1月窦性节律组患者 LA 内径、LAVmin 减小,LAVmax、LAVp、LAEF、LAAEF 和 LAPEF 以及应变率无明显变化;复发组患者LA内径、LA容积、LAEF、LAAEF和LAPEF变化不明显,应变率亦变化不明显;术后6月窦性节律组患者LA内径、LA容积均减小,LAEF、LAAEF和LAPEF则升高。侧壁基底段、中间段的SRS、SRE、SRA,间隔基底段SRS、SRE、SRA,间隔中间段SRS、SRA以及GLSRs、GLSRE、GLSRA均升高。复发组患者LA容积增大,LAEF与LAAEF减小,而左房应变率无变化。与术后1月相比,术后6月窦性节律组LA内径、LA容积减小,LAEF和LAAEF则升高。侧壁基底段SRS、SRE、SRA,侧壁中间段SRS、SRE,间隔基底段SRS、SRE、SRA,间隔中间段SRS、SRA以及GLSRS、GLSRE、GLSRA均升高。复发组患者左房各测量参数均无明显变化。术后1月,与窦性节律组相比,房颤复发组患者的LA容积增大,LAEF、LAAEF及LAPEF则减小,应变率变化不显著。术后6月,与窦性节律组相比,房颤复发组患者的LA内径、LA容积增大,LAEF、LAAEF和LAPEF减小。侧壁基底段SRS、SRE,侧壁中间段SRS、SRE、SRA,间隔基底段SRS、SRE、SRA,间隔中间段 SRS、SRA 以及 GLSRS、GLSRE、GLSRA均减低。[结论]二维斑点追踪显像及三维成像技术可以定量分析阵发性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术前后左心房结构和功能;阵发性房颤患者左心房内径及容积增大,各节段及整体应变率减低,其储存功能、管道功能及助力泵功能均不同程度受损;射频消融术后,房颤患者的左房发生逆重构,结构和功能得到改善。[研究背景]房颤与右心功能不全常常合并存在,右心功能受损的程度与房颤的严重程度相关,并且对治疗方法的选择及预后判断均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目前国内外对房颤患者右心功能的超声心动图评价的相关研究甚少。[目的]应用ASE指南推荐的超声心动图右心参数评价不同类型房颤右心结构和功能的差异,并对阵发性房颤射频消融术前后的右心结构功能进行评估,旨在探讨超声心动图各种右心参数在评价右心结构功能方面的应用价值,以及射频消融术对阵发性房颤患者右心收缩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门诊及住院部诊断为房颤的患者,包括阵发性房颤和持续性房颤49例,其中阵发性房颤(PAF)32例,持续性房颤(SAF)17例。所有患者在射频消融术前行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阵发性房颤患者成功行射频消融术于术后1月及6月行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同时本研究还选取性别、年龄可比的健康体检者18例作为对照组。检查包括常规经胸超声心动图、脉冲多普勒血流频谱、组织多普勒心肌显像(TDI)、STI和RT-3D。测量左心房前后径(LA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并计算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右心室内径(RVD),右心房内径(RAD),右室舒张末面积(RVEDA),右室收缩末面积(RVESA),右室面积变化分数(FAC),三尖瓣环收缩期纵向位移(TAPSE),右室侧壁三尖瓣环收缩期组织速度S’,计算右心室做功指数(MPI),取连续波多普勒测量三尖瓣反流峰值流速(TRV),计算肺动脉收缩压(PASP)。STI测得右室整体及各节段收缩期峰值应变率GLSR、SR。RT-3D测得右心室最小容积(RVVmin),右心室最大容积(RVVmax),并由此计算右心室射血分数(RVEF)。[结果]与对照组相比,PAF组和SAF组患者LAD均增大,SAF组增大的更明显,LVEDD及LVEF均无明显差异,RVD、RAD、RVEDA及RVESA都呈现增大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AF组S’、FAC、TAPSE和RVEF减低,MPI、TRV和PASP升高;RVVmin和RVVmax增大。应变指标中右室游离壁基底段、中间段、心尖段的SR,右室间隔基底段和中间段SR以及GLSR均减低。PAF组TAPSE和RVEF,右室游离壁基底段、中间段SR和右室间隔基底段、中间段的SR以及GLSR均减低,RVVmin增大。与PAF组相比,SAF组LAD、RVD、RAD、RVEDA、RVESA 及RVVmin、RVVmax、MPI、PASP均增大,而TAPSE则减低,右室游离壁基底段、中间段的SR,右室间隔基底段、中间段的SR以及GLSR亦减低。PAF患者行射频消融术,与术前相比,窦性节律组术后1月和6月的TAPSE、RVEF均升高,术后6月FAC升高,MPI减低。术后1月,右室游离壁基底段、中间段的SR和右室间隔基底段SR以及GLSR均升高;术后6月,右室游离壁基底段、中间段和右室间隔基底段、中间段的SR以及GLSR均升高。与术后1月相比,术后6月的右室游离壁基底段、中间段的SR,右室间隔基底段SR以及GLSR升高。房颤复发组患者术后1月与术前相比右室游离壁基底段和右室间隔基底段SR以及GLSR升高,而术后6月右心各参数无明显变化。与术后1月相比,术后6月的右室游离壁基底段、右室间隔基底段SR减低。术后1月,与窦性节律组相比,房颤复发组TAPSE和右室游离壁中间段SR减低。术后6月,与窦性节律组相比,房颤复发组TAPSE,RVEF,右室游离壁基底段、中间段SR,右室间隔基底段和GLSR减低。[结论]超声新技术二维斑点追踪显像及三维成像技术可以定量分析房颤患者右心室的结构和功能;房颤患者右心室容积指标增大,功能指标减低,右心室长轴二维应变指标较其他功能指标更为敏感;阵发性房颤患者消融术后维持窦性节律能够使右心功能得到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