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些年我国各类群体性事件呈逐年上升趋势,人们现实的利益冲突,思想观念和社会心态以及各种各样的社情民意都更集中地在网上反映出来。一些事件只要具有某种敏感点就能迅速形成网上舆论,进而产生巨大的舆论影响力。如果无法实施有效控制这些舆论,往往就会陷入被动,导致局部问题变成全局问题,简单问题复杂化。大量事实证明,我国地方政府在应对网络舆情中长时间处于“弱势地位”,现有的工作机制在面对舆论质询时往往显得力不从心,应对也常常无法击中要害。相对于网民权利意识的日益觉醒和高涨,我国在舆情应对方面的研究稍显滞后,也在舆情的引导上面临着严峻的现实挑战,因此有针对性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试图从实际操作角度出发,探讨在群体性事件中舆情的引导方法,发现适合现阶段中国社会实际情况的处置对策。第一章引入群体性事件概述、舆论引导概述和相关理论研究。相关理论中包含二级传播理论、议程设置理论和蝴蝶效应理论;第二章对群体性事件的形成原因和造成的社会影响进行阐述。第三章阐述舆论引导在群体性事件中的作用和原则;第四章以h市5.10聚集事件为例分析地方政府引导群体性事件舆情时存在的问题。存在的问题初步分为政府控制媒体报道,媒体报道观点偏激,舆论引导机制不成熟,自媒体负面影响较大。第五章分析舆论引导的国际经验和启示。第六章提出完善群体事件中舆论引导的对策建议。本文认为,群体性事件舆情引导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一是在群体事件不同阶段引导的策略;二是重视舆情监测机制的建设;三是发挥主流媒体的沟通作用;四是积极对待自媒体的影响。综上所述,本文期望此次探讨所给予的对策对以后群体性事件的网络舆情引导能起到一定的参考价值,由此尽可能的保障大众的合法利益,尽可能的推进中国社会的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