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杂志中的男性形象研究——以《中国妇女》为例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kk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中国女性地位的提高、女性话语权的回归以及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女性杂志逐渐占据期刊市场的半壁江山。在引领女性进行自我认知的同时,女性杂志也开始以审视的眼光观察男性。本文将目光定位于女性杂志呈现出的男性形象,并运用女性主义及性别刻板印象相关理论对形象成因进行分析。  研究采用内容分析法,以《中国妇女》2002年至2011年间的杂志为样本,将杂志中涉及男性形象的报道划分为人物报道和事件报道。通过对男性的年龄、职业、教育程度、性格特征、家庭角色以及行为事迹的测量,得出如下结论:杂志中的男性形象呈现极端化、刻板化倾向。人物报道中的男性多为事业成功、家庭幸福、尊重女性的乌托邦式的好男人,而事件报道中的男性则以出轨背叛、无责任感、压迫女性的负面形象为主。总体来说,女性杂志缺乏对于男性形象的客观、全面的呈现。  研究发现,杂志的女性主义思想以及女性话语平台的定位使得其注重对于女性权益的捍卫,在事件报道中常站在女性立场,建构了较为负面的男性形象,表达对于传统父权制的批判。但同时,女性杂志又依照传统父权制对于男性的刻板印象,结合女性主义思想建构男性模范。因此本文认为,女性杂志虽然以女性主义理论为基础,但是依然不能跨越传统父权制思想的樊篱。对性别的描述上,女性杂志仍受到女性主义与传统父权制的双重影响,这也正是杂志中男性形象呈现极端化的原因。
其他文献
中国奢侈品消费总额已增至94亿美元,全球占有率为27.5%,并首次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二大奢侈品消费国,仅次于列首位的日本。而随着互联网的爆发性普及,让中国的消费者对奢侈品前所所
作为党的新闻工作的一项重要形式和传递党和人民声音的主要渠道之一,党报一直肩负着传达党的声音,反映人民意志,引导社会舆论的重要使命。然而在现今都市类报纸、网络媒体的异军
期刊
论文在粉丝文化视域下展开研究,以粉都明星,即粉丝社群内的名人(本文主要指涉的是因其个人作品而闻名于相应粉都的粉丝作者)为研究对象,以日本漫画《海贼王》的中国网络粉丝群为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