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汉果(Siraitia Grosvenorii)性别的分子标记研究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zhufutao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罗汉果[Siraitia grosvenorii(Swingle) C.Jeffrey]为葫芦科罗汉果属植物,雌雄异株。罗汉果的果实是广西著名特产,具有重要的医疗和保健价值。 目前,分子标记被广泛应用于植物的亲缘关系分析、种质鉴定、遗传图谱构建、目标基因定位、辅助育种等各个方面,但在罗汉果方面的应用较少。本实验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sm DNA,RAPD)技术和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mplified Fragment
其他文献
通过对二年龄产种苜蓿按灌水时次和灌溉量设置不同的水分梯度,研究不同水分条件对产种苜蓿植株生长发育、叶片相对含水量、叶面积指数、产量构成及种子产量等的影响;通过分析影响苜蓿需水量的因素,依据水分在土壤-作物-大气连续体(SPAC)的运移规律和农田水量平衡原理,找出在不同灌溉时期和灌水定额条件下苜蓿各生育期的需水规律,确定苜蓿种子高产稳产的关键需水期,建立以潜在蒸散量(ETo)为指标的苜蓿种子生产需水
学位
偃麦草属植物系多年生禾本科优良牧草,是建立人工草地和改良天然草地的优良草种。通过对20 份来源不同的偃麦草与中间偃麦草种质材料在室内模拟逆境和田间干旱条件下进行抗旱材料的筛选和鉴定,应用SSR 技术对偃麦草抗旱分子标记进行引物筛选, 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偃麦草与中间偃麦草抗旱基因分子标记、发掘优异抗旱基因源,快速高效筛选出与偃麦草与中间偃麦草抗旱基因连锁的分子标记提供科学理论依据和基础。苗期采用盆栽法
学位
试验在新疆阿瓦提县丰收三场,选用长绒棉品种为新海14 号,设计两个试验分别对长绒棉地面灌溉条件下水肥耦合效应机理进行研究: 1.长绒棉地面灌溉条件下以水促肥机理研究:在施肥条件一致的情况下,设置五个灌溉水平, W1、W2、W3、W4、W5,分析结果显示: (1)不同灌溉量下,土壤氮素与土壤含水量、土壤层次成负相关性,土壤磷素在空间上表现出垂直变异性。(2)在不同灌溉量下,盐分和含水量之间没有明显的
学位
在天山畜牧昌吉生物有限责任公司榆树沟基地,进行了苜蓿氮、磷、钾、硫肥单施、配合施肥、微量元素及稀土喷施试验, 以研究施肥对苜蓿产量、品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通过方差分析得出结论:施肥有明显的促进苜蓿生长、增加产量作用,氮、磷、钾、硫单肥施时尿素施225kg/hm2、过磷酸钙施562.5kg/hm2、硫酸钾施kg/675hm2、硫磺粉施75kg/hm2 时产量最高分别为14550kg/hm2、1455
学位
为提高杂交水稻繁殖和制种产量,江苏省宝应县种子公司等单位在研究各类激素类药物、微量元素及栽培措施基础上,通过复配和筛选,开发了化学新制剂“AB型增粒剂”。该药剂应用于杂交稻繁殖和制种,能显著改善不育系的异交特性,大幅度提高繁制种产量。为进一步探讨该药剂的应用效应,明确其生产应用价值,本研究采用小区试验与大区多点对比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全面考查该药剂应用后,对于不育系异交特性的影响,并与国内一些同类药
学位
随着棉花害虫对某些杀虫剂抗性的发生和这种抗性的不断提高, 转基因抗虫棉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转双价基因抗虫棉既能抗蚜虫,又能减缓害虫对转Bt 基因抗虫棉的抗性。本文对转双价基因抗虫棉的陆地棉和彩棉的不同品系对棉蚜的抗性分别进行了试验研究: (1)大田自然鉴定:在大田、温室采用自然虫源、田间罩笼的方法,以蚜害指数鉴定,获得高抗品系、抗蚜品系、中抗品系。(2)生物学鉴定:称量棉蚜成蚜的蚜重、计数棉蚜排
学位
水稻是粮食作物的的主体。稳定发展水稻是农业工作的中心。提高水稻的产品产量与质量是巩固和稳定农业基础地位,发展壮大农村经济,增强粮食竞争力的前提与保证。 水稻群体质量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在江苏省水稻生产史上是一个突破。该技术的应用面积占江苏省水稻总栽植面积的80%左右。 但该技术在基层推广和农民实际操作中经常因为农民掌握技术动态指标难度大,土地、肥水、自然生境因子的限制,影响群体质量调控
学位
作物的引种、驯化、扩种及适应与否,除了取决于本身的生物学特性外,还与引种地的环境条件密切相关,如何正确评价与判断一个作物的地域生态适宜性在作物的引种中是关键。对作物生态适应进行评价的方法模型很多,但无论是因子的选择还是评价方法模型的选择,都只适应于某一种特定作物在某一特定地区的生态适应性进行评价,缺乏普适性,其中在生态因子的权重的分配上,有的采用了专家判断法等主观赋权方法,有着很强的经验性。如何建
学位
桂糖17号和新台糖22号新植蔗分蘖初期叶面喷施100mg/L乙烯利,促进了宿根蔗出苗并提高了苗期的叶绿素含量。宿根蔗继续用0mg/L和100mg/L乙烯利分别在甘蔗苗期、伸长盛期叶面喷施。试验结果显示:苗期喷施乙烯利促进了宿根蔗的生长,改善了宿根蔗的经济性状,增加了甘蔗产量;两个时期的100mg/L乙烯利处理都提高了宿根蔗的有效茎数和成茎率,提高了甘蔗品质;但伸长盛期喷施乙烯利处理的甘蔗茎长、茎径
学位
本试验用6个F_7花生品系和两个推广花生品种桂花17、汕油523进行比较,采用大田试验和桶栽试验相结合的方式,分别测定了8个品种(系)不同时期叶片的光合特性、叶片和果仁中的过氧化物酶、酯酶同工酶,并测定了花生的粗蛋白、粗脂肪及脂肪酸含量等生理生化特性,同时测定了两造花生的农艺性状和大田花生的理论产量。试验结果表明: 1.对过氧化物酶、酯酶同工酶酶谱带的分析表明,结荚期叶片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谱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