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本对江西经济发展的作用研究

来源 :南昌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xuan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试图运用舒尔茨(1960)等人所开创的现代人力资本理论,借助罗默(1990)等人所建立的以人力资本为重要的内生变量的“新增长理论”模型以及丹尼森的要素分析法,分析中国典型的农业省份——江西1978年以来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及三次产业的贡献,特别是1985年以来江西农村人力资本对农民增收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作用,并由此提出加快江西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以期对江西和中西部广大以农业生产为主地区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着力解决“三农”问题有所参考和借鉴。 理论分析方面:在综合阐述人力资本理论与新增长理论的基础上,总结了人力资本的内生性特质,归纳出人力资本对经济发展作用的机制包括内涵经济效应与外延经济效应,分别阐述了人力资本通过自身优异性及其对物质资本、劳动及科技等其他内生要素的优化而直接促进经济增长的内涵作用,以及通过改善产业结构、缩小收入差距、降低生育率、提高国民素质,进而促进经济发展的外延作用。同时深入总结了人力资本对经济发展具有超前和阶段性作用规律,即人力资本积累应当超前于经济发展、人力资本对经济发展作用的发挥受到经济发展阶段的制约。 实证分析方面:在全面考察江西省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与人力资本积累等指标发展水平基础上,将罗默的知识溢出模型与丹尼森的要素分析模型相结合,以物质资本(拆分为物质资本存量和固定资本投资两项)、非技术劳动、人力资本和全要素生产率作为考察江西经济增长的自变量,用动态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进行回归分析。通过修正后的受教育年限法测算人力资本,并将人力资本弹性系数定义为时间变量,从而更为客观地描述了人力资本的作用。测算结果表明,1978年至2003年人力资本对江西经济增长的贡献达到13.18%,在中部六省(江西、山西、安徽、河南、湖北、湖南)中排名第五;1978年至2003年人力资本对江西“三次”产业的贡献分别为4.33%、13.59%和20.50%;1985年至2003年期间,江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来源中,有22.29%是由于农村劳动力人力资本提升带来的,而农村劳动力人力资本每提高1年,可以促使187.087万农业劳动力同非农产业转移。 最后,在实证分析结论的基础上,从提升人力资本的角度提出了江西要在本世纪中叶与全国一道实现现代化的人力资本提升的战略目标和战略对策。
其他文献
论文的研究成果力争在理论上可以进一步丰富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经济学理论、区域经济学理论的内容;论文的有关政策分析及建议可以为实践中的生态环境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