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对泌乳牛舍局部通风散热效果和待挤区冷风机蒸发降温效果的研究,对黑龙江省完达山奶牛养殖小区散栏式奶牛舍夏季防暑降温措施的使用效果进行评价,并为其改善提供参考,以减少夏季高温对奶牛生产性能影响,为奶牛养殖企业生产效益的提高提供保障。在散栏式泌乳牛舍饲喂通道两侧的颈枷上方,每隔12m安装1台轴流风机。风机底部距离地面2.1m,安装倾角100。风机运行时间段为08:00-18:00。随机选取健康荷斯坦奶牛30头,在不同气温及风机开或关的情况下,测定奶牛的体表温度和呼吸频率,并对泌乳牛舍的空气温度、相对湿度、有害气体浓度、风速及风速的分布等指标进行了测定。试验结果表明:泌乳舍内的空气温度15:00达到最高值,为27.1℃,04:00降到最低值,为22.6℃:而相对湿度与温度正好相反,最高相对湿度出现在04:00,为96%,最低相对湿度出现在15:00,为79%;泌乳牛舍内白天风速高,而且分布不均匀,平均风速为0.98m/s,夜间风速低,分布均匀,平均风速为0.34m/s;泌乳牛舍内二氧化碳的浓度分布不均匀,中央区域浓度较高,靠窗附近较低;二氧化碳的平均浓度白天为536mg/m3,夜间为554mg/m3。泌乳牛舍内氨气的浓度分布不均匀;氨气的平均浓度白天为4.7mg/m3,夜间为5.8mg/m3;泌乳牛舍内,在水平方向,风速的分布不均匀,在靠近饲喂通道侧的牛床处的风速最高,在靠近窗口侧的牛床处的风速最低;在垂直方向,1.5m高度的风速显著高于0.5m和1.0m处的风速(P<0.05),0.5m和1.0m高度上的风速差异不显著(P>0.05);风机开启时,泌乳牛舍内风速的均匀性和稳定性均较差;气温对奶牛的体表温度和呼吸频率均有显著的影响(P<0.05);气温30℃时,局部通风显著降低奶牛的体表温度(P<0.05),但对奶牛的呼吸频率无显著影响(P>0.05)。在待挤区,安装了6台风机和3台冷风机。风机底部距离地面2.7m,间距7m,安装倾角10°。冷风机每天运行两次,第一次运行4个小时,第二次运行3个小时。测定24h待挤区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的变化。随机选取健康荷斯坦奶牛20头,测定了喷雾前后奶牛的体表温度。试验结果表明:待挤区的平均风速为1.23m/s;冷风机开启可使待挤区的空气温和THI显著下降(P<0.05),使相对湿度提高;冷风机开启3-4h可使气温下降2.2℃~3.4℃、使THI下降5-7;在气温28℃(THI=78)时,冷风机显著降低奶牛的体表温度(P<0.05),而在气温高达30℃(THI=80)时,冷风机对奶牛的体表温度没有显著影响(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