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地理区位条件、自然资源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区域的经济行为和产业发展规划。矿产资源富集地区的经济发展对资源的依赖性较大,产业布局通常围绕资源的开发利用展开,路径依赖现象明显,同时矿产资源在开发利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影响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如何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保护好生态环境,是矿产资源富集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可持续发展是作为一种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的发展理念,对于矿产资源富集区摆脱低水平的路径依赖,破除“资源诅咒”实现高质量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本文从可持续发展理论出发,就如何促进马边县磷矿基地的可持续发展进行研究,旨在探索资源富集区如何协调资源开采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实现矿产资源基地的可持续发展。(1)本文首先阐述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内涵和定义,进而分析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影响因素,从而为矿产资源基地的可持续发展评价和产业规划奠定理论基础。(2)深度分析本文的研究区域马边县的发展概况,从而以此说明资源富集地区的经济发展与资源的开发利用的紧密关系,并为本文的研究奠定现实基础。(3)通过指标体系构建,将可持续发展系统分为生态环境、资源、经济和社会四个子系统,选取27个具体的指标对马边县2009—2017年间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分析。分析得出生态环境子系统、经济子系统和社会子系统可持续发展水平逐年上升,资源子系统可持续发展水平逐年下降。为保障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的合理性,本文在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区域的系统协调发展度进行了分析。(4)可持续发展水平和系统协调发展度是进行区域可持续发展定量评价研究的两大组成部分。本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计算得到研究区域各子系统主成分得分,通过对主成分分析结果进行加权计算得到各子系统可持续发展水平。结合效益理论与平衡理论构建了系统协调度公式,由此进行区域的协调发展度分析。(5)本论文通过构建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对区域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研究分析,将可持续发展从定性研究拓展到对可持续发展评价的定量分析中来。从研究区域来看,已有的研究在研究区域的选择上多倾向于大型矿产资源基地。本文选取马边县作为研究区域进行可持续发展研究。马边县作为国家重点贫困县,其经济发展水平落后,面对该区域丰富的磷矿资源和落后经济之间的矛盾,如何协调好经济发展、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对促进区域脱贫攻坚的实现具有重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