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化学是一门实验性学科,其教学的灵魂是化学实验。从化学学科的形成到发展,均起源于实验,也依赖于实验。因此,高中化学教学中开展实验教学显得尤为重要。2009年秋,甘肃省全面实施了新课程改革,将学生动手实验放到了较高的高度。目前甘肃省化学实验教学课堂实践尚未到位,需进一步完善和加强。这对每一个孩子开启化学学习窗口,有效增加化学趣味学习颇为重要。通过本篇论文的文献研究和调查分析,笔者重点探析当前甘肃省实施新课改以来,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和造成良莠不齐的根本原因。由此,探寻高考模式对教师的教学理念与教学行为的影响,以及大家心中理想的实验评价方式。在完成本课题过程中,笔者采用编制教师问卷、学生问卷及实验员问卷的形式,对甘肃省大部分地区的部分一线教师和高三学生进行抽样调查。同时编制了访谈提纲,分别从以上几个维度对教研员、一线化学教师和化学实验员这三类人群随机抽样访谈。调查结果显示:甘肃省化学实验教学现状不容乐观,其存在主要问题如下:(1)教师实验观念差,实验主体认识不清;(2)理论板演视频多,动手操作实验少;(3)偏重考试成绩,轻视实验过程评价;(4)实验内容“书本化”,脱离实际生活;(5)实验评价方式单一,量化标准参差不齐。造成其现状的主要原因有:(1)地方政府对教育投入不足;(2)教育主管部门对实验重视不够;(3)教师爱岗敬业精神不强;(4)高考对实验教学的反拨作用。针对当前甘肃省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及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笔者提出了如下相对完善意见:(1)转变教学观念,从注重应试技能的培养转向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2)优化教学方法,由验证性实验转变为探究性实验;(3)完善教学内容,将“纯”实验转变为真实情景实验;(4)更新实验理念,将“绿色实验"与“微型实验”融入教学中;(5)优化评价机制,将单一评价方式转变为多样化评价模式。以上几点建议,希冀对化学实验教学有所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