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主义分析技术哲学——基于J.C.皮特技术哲学思想的一种理论探究

来源 :东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hu3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主要是在美国技术哲学家J.C.皮特技术哲学思想上展开的对实用主义分析技术哲学的一种理论探究。在梳理和阐述皮特实用主义分析哲学思想和“技术行动论”思想的基础上,从宏观层面上看待实用主义分析技术哲学研究理论方法、所持原则与立场、研究模式。人们所熟知的分析技术哲学思想由德国技术哲学家拉普(FederichRapp)提出,并于1981年以英文版公布于世并引起极大反响和认同。拉普之外,尚没有人明确提出“分析的技术哲学”研究理论与框架。本论文尝试以美国技术哲学家J.C.皮特为例,构建一种不同于拉普的分析技术哲学研究形式,以期对分析的技术哲学研究加以拓展。尽管皮特本人也没有公开承认过自己的思想属于实用主义分析技术哲学研究领域,但是,他本人却声称自己是分析的技术哲学家。我们也从其技术研究、哲学研究的历史溯源,发现了其分析哲学、实用主义哲学以及其技术分析思想的理论与现实来源。从皮特本人明确将自己界定为“技术行动论者”的立场来看,我们可以清晰找到其与实用主义分析哲学的内在关联,通过一系列推究,我们将其定位于“实用主义的分析技术哲学家”,并对此思想加以阐述。 随着2000年J.C.皮特的著作《技术思考:技术哲学的基础》一书的问世,在国际上引起了强烈反响,不同的学者分别针对皮特技术哲学思想的不同内容加以响应或者批判,美国的众多学者如美国SPT创始人保罗·杜尔宾、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的道格拉斯·奥尔欣教授、美国南卡洛莱纳大学的贝尔德教授、美国圣玛利亚大学的克莱斯汀·史瑞德—弗莱切特教授、美国Purdue大学的汤普森教授(现为国际SPT主席)、美国技术哲学研究的元老费雷教授、荷兰代尔夫特技术大学的克罗斯教授、以及中国和日本的有关学者等,都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皮特思想加以关注。由此,产生了许多目前依然困扰技术哲学研究的论题,比如技术哲学研究究竟是应该进行技术认识论的研究还是基于意识形态基础上的技术价值论研究?技术的本质是什么?技术是一种静止的技术人工制品呢,还是一种行动过程?技术自身赋含价值吗?如果不是,那技术是价值中立的吗?技术自主论、技术决定论能够成立吗?技术研究是不是应该实现“哲学转向”或“经验转向”?等等。 在这一复杂的学术研究背景之下,本论文试图对皮特技术哲学思想加以探究和厘清。在对皮特学术著作以及皮特学术转型的历史分析中,揭示出皮特的实用主义的分析技术哲学思想。探讨了皮特的实用主义哲学和分析哲学的思想来源,以及实用主义分析哲学思想如何贯穿于皮特对于技术的思考。我们又试图找到皮特如何将长期以来所存在的工程主义技术哲学(EPT)和人文主义技术哲学(HPT)研究中所存在的分歧加以整合。我们也试图发现皮特将科学哲学研究和技术哲学研究加以对应性分析对于目前技术哲学研究的有益启示。基于此,论文的研究内容如下: 第一,对历史上技术哲学研究的不同传统进行梳理,厘清工程主义技术哲学(EPT)和人文主义技术哲学(HPT)研究所存在的异同,二者论争的焦点,以及目前学术研究中各自所存在的困境。然后,揭示出J.C.皮特实用主义分析技术哲学思想如何能够消除EPT与HPT之间所存在的分歧。 第二,针对皮特的技术定义“技术是人类在劳作”,从实用主义哲学和分析哲学的角度阐发其思想来源。然后,从传统西方哲学关于“主客分离”的形而上学论争入手,通过对于“什么是行动?什么是人类行动?什么是人类的技术行动?”的层层分析,揭示皮特的技术定义和技术本质分析何以能够消解长期所存在的传统哲学形而上学纷争。并阐释皮特的技术定义对于目前人们在看待技术与自然、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上的重大意义。 第三,既然皮特的技术思想是基于实用主义的分析哲学基础上的,那我们就需要追溯皮特的实用主义哲学和分析哲学思想的来源。我们通过对皮特哲学思想的历史回顾,指出皮特属于实用主义的分析技术哲学家。 第四,找到了皮特实用主义分析技术哲学思想的来源之后,我们就对皮特的技术定义以及“作为一种行动过程的技术”的模型展开分析,具体阐释在一个技术行动过程中技术的要素是什么?技术要素的结构是什么?技术的诸要素是如何在过程中联系的?皮特的基础主义的符合论技术观与地域技术认识论又是如何与分析哲学和实用主义哲学融合的?等等。这里,我们致力于技术的本体论和认识论问题的澄清,致力于阐释皮特的“技术行动论”思想和分析哲学以及实用主义分析哲学的内在关联。 第五,我们试图通过实用主义和分析哲学的方法论的展开探讨,厘清目前技术哲学研究中所存在的一些重大论争,比如技术与科学的认识论地位问题的论争、技术是价值中立的还是价值负载的论争、技术自主论与技术决定论能否成立的论争,等等。这种澄清对于目前国际技术哲学研究以及对于中国技术哲学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在揭示论争焦点的基础上,我们加以中立的分析。展示目前国际技术哲学研究的现状与图景。 最后,针对国际上围绕皮特技术哲学思想的论争与批判,在一定借鉴的基础上,建议性地阐明中国技术哲学研究的未来走向。 通过对于以上内容的梳理与分析,论文试图达到以下的目的:通过历史的梳理与逻辑的分析,我们试图发现,皮特的技术哲学思想究竟是什么?皮特独特的技术定义的价值是什么?皮特的实用主义的分析技术哲学研究方法对传统技术哲学研究有什么批判性的创新?皮特技术哲学思想国际论争的焦点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种论争?这一论争对于目前中国技术哲学研究有何启示?以此,我们将系统地阐明皮特的技术行动论思想,其思想来源,其论争所在,其对我们的启示在哪里。 基于此,论文试图达到如下的研究创新:第一,追溯皮特实用主义分析技术研究思想的来源及其演变的阶段特征。 第二,深层次阐释皮特技术行动论的哲学基础及作为行动的技术的本质内涵,揭示这一技术思想在现代技术哲学研究中的重要意义。 第三,在皮特技术哲学思想的基础上,阐释实用主义分析技术哲学本质与内涵。本论文的研究方式基本上采用逻辑与历史相结合的方法。从内在逻辑上分析皮特思想是什么?其来源于哪里?跟其它什么哲学思想有关系?梳理了这种内在逻辑关系之后,从历史的角度分析其所相关的哲学思想(比如分析哲学、实用主义),从历史的演化看其哲学基本特征和内涵。最后通过这种逻辑与历史的有机结合分析,找到皮特技术思想与其它哲学思想的结合点。并对皮特技术思想及其技术哲学思想做出准确定位。在这一探究过程中,作者试图阐明一种新的技术哲学研究形式,即实用主义的分析技术哲学。
其他文献
该文作者通读了尼采的所有中译该著作和基本上所有中文本的中外研究资料,力图在全面把握前人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综合而深入的重现这一思想完整复杂的本真面目.该文除了引言外,
纬的命名,本以配经而言.汉代的纬学,实际是经学的一部分,保留了大量当时思想与文化特质,这些思想之中,有的是从先秦流传而来,有的则是当时儒生的透过经书所阐发的"微言大义",
自人类社会及道德产生以来,人的行为就有遵守或违反社会道德原则和道德标准的可能.人们由于违反道德而对他人、群体、社会的利益造成损害的可能性就是道德风险.近几年来,经济
工作流引擎是工作流管理系统的核心,它负责解释工作流模型定义、控制和维护流程实例的运转.本文分析了基于嵌入式引擎的工作流管理系统数据模型,研究基于J2EE架构的三层体系
《文子》是一部疑点缠身的黄老学的著作,长期以来被多数学者疑为伪书,在哲学史上一直未取得应有的地位.这种情况直到竹简《文子》出土之后才得以改观,但毕竟因为学术界走上研
“真理”是任何关注认识论的哲学家都不可回避的字眼,所以从古至今有关真理的理论已发展得相当完善。冯契作为将毕生精力都献给哲学事业的中国现代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在自
公平与效率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两种最重要的价值观,也是人类文明和经济社会发展所追求的双重价值目标.在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当代社会,效率和公平的问题已经成为国内外学术界
自我认同是人类关于自身主体性的体悟和把握。工业革命引发了整个社会结构和生活形态的大变迁,使得人们对于自己的存在和社会价值产生了认同困惑,这种困惑随着“现代性”进程
“中国道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历长期艰辛探索和社会实践而形成的。“中国道路”走向今天,走向成功不是一种偶然,而是有迹可循的。国内外许多学者对中国特色社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