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四代韩英扮演者艺术表演的传承及对中国民族歌剧的启示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ponvl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歌剧是一门十分迷人的戏剧品种,也是一个可以尽情发挥才能的艺术园地。欧洲传统歌剧是综合诗歌、歌曲、乐曲、舞蹈、表演、美术等多种艺术手段融于一体,并以唱歌为主的特有的戏剧形式。中国的歌剧的形成比欧洲要早几百年,那时被称为戏曲。它歌舞兼长,唱做俱佳,同样是诗文、歌唱、舞蹈及美术的有机结合。它形式特殊,技艺精湛,民族特色浓厚,具有独特的魅力。各种地方戏曲,遍于中国各地,观众最多,影响最深。歌剧《洪湖赤卫队》把我国民族歌剧的推向了一个比较成熟的阶段,并掀起了我国歌剧史上的第二次高潮!本论文通过红色经典歌剧《洪湖赤卫队》中四代韩英的角色扮演者比较,来阐述她们在把握韩英这一人物演绎的异同,通过对比研究,还可以使我们更好的学习她们丰富的艺术表演经验,来提高我们的艺术实践水平,它将有助于促进我们民族歌剧演唱表演水平的提高和发展。并针对不同历史时期四代韩英扮演者对旋律、唱腔、地方语言及人物塑造等方面的异同加以剖析,进一步分析中国民族歌剧的发展历程,探寻中国民族特色歌剧的发展前景。全文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在新中国建国初期,以《洪湖赤卫队》为代表的歌剧占据了国人的心中,本章笔者简要从时代背景、政策背景、人物背景、以及“韩英”人物角色定位来概述歌剧《洪湖赤卫队》的创作历程。第二章主要是对四代韩英扮演者的艺术经历和表演风格加以分析。第三章是本文的主体部分,也是本文的重点。着重从舞台表演、演唱技巧来比较四代韩英的个性与共性,并以第一代韩英王玉珍为主线,由点及面地分析后三代各自特点,来阐述四代韩英扮演者的传承关系。第四章主要从主题音调的提炼及戏曲板腔的借鉴来分析民族歌剧《洪湖赤卫队》的艺术特征,以及通过歌剧《洪湖赤卫队》的四代演绎,来分析对中国民族歌剧的启示,并论述中国民族歌剧事业的发展方向提出个人的见解。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期刊
在音乐专业领域艺术实践活动是司空见惯的,声乐表演在艺术实践活动中占有着相当大的比重,艺术实践直接检验着声乐教学的优劣,所以说艺术实践与声乐教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目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