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含氮废水的大量排放,水体的富营养化日趋严重,水体的氮素去除问题逐渐引起行业的关注。但是,传统生物脱氮法逐渐暴露出效率低、能耗高、抗冲击能力弱以及温室气体释放量大等不足。为了取得更好的脱氮效果,新型脱氮工艺相继被研发出来,尤其是异养硝化菌的发现与分离,为绿色高效脱氮指明了新方向。此类细菌具有生长速率快、活性高、增殖底物广泛以及环境适应性强等特点。另外,大部分异养硝化菌可同步进行有机物降解、硝化和反硝化作用,在处理地下水、高氨废水和工业废水等方面表现突出。但目前对异养硝化菌的生物学、动力学、脱氮机制等方面的认识仍不明确,使得其实际应用受限。本研究以两株高效异养硝化细菌为研究对象,开展其生化特性、脱氮特性、产物生成、影响因子、酶学分析以及动力学分析,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试验菌株YH和YL能够快速有效地去除NH4+-N、NO2--N和NO3--N,在100 mg/L浓度条件下,菌株YH对三种氮源的去除率分别为99.1%、99.5%、99.8%,菌株YL对应去除率分别为96%、99.9%和99.5%。结合菌株生理生化特性和napA、nirK、nosZ等反硝化功能基因的PCR成功扩增,在分子层面上证明了试验菌株的好氧反硝化能力,推测其脱氮代谢途径为NH4+→NH2OH→NO2–→NO3–→NO2–→NO→N2O→N2。(2)菌株YH和YL的菌体生长特性与Logistic模型相匹配(R2>0.99),对氮素的转化特性则符合修饰过的Compertz模型(R2>0.99),拟合所得菌株YH的氮素最大转化速率Rm大小顺序为NH4+-N>NO3--N>NO2--N,迟滞时间t0:NO3--N>NO2--N>NH4+-N;菌株YL的Rm:NH4+-N>NO2--N>NO3--N,t0:NO3--N>NO2--N>NH4+-N,拟合参数的确定有助于进一步明确菌株的代谢特征。(3)确定菌株YH和YL脱氮最适宜的条件是碳源为琥珀酸钠、C/N=10、T=3037℃、转速为160200 r/min以及pH=68。菌株YH和YL能够适应较宽范围的氨氮冲击(501000 mg/L),具有处理高氨废水的潜能。(4)试验菌株的主要脱氮产物为N2,反应过程中仅有微量的N2O生成。试验菌株气态氮产物约占去除TN的30%40%,用于细胞合成的内源氮约占去除TN的50%60%。此外,高C/N、低pH、高温、氨氮和亚硝酸盐氮积累等不利条件会促进N2O的生成,但大部分环境因子的影响效果较小,证明了试验菌株具有良好的N2O控逸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