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怀地黄“85-5”的细胞悬浮培养及梓醇含量的变化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1)无菌体系建立的最佳块根诱导出芽培养基为1/2MS+6-BA1mg·L-1(单位下同)。(2)愈伤组织诱导时,以叶片正面接触MS+2,4-D1+6-BA0.4培养基为最佳;愈伤组织继代时,最终可保留淡黄色、易分散、颗粒状和灰白色、较致密、团块状两种类型的愈伤组织,其中以前者为细胞悬浮培养体系建立的最佳愈伤组织。(3)悬浮培养细胞的生长曲线呈“S”型,可分为延迟期(0~6d)、指数生长期(6~15d)和静止期(15~21d)三个阶段。(4)细胞悬浮培养系的生理生化变化:①悬浮培养细胞中可溶性蛋白含量先上升后下降,其到达最高峰的时间与生长曲线到达最高峰的时间一致,均为第15d;②悬浮培养细胞中POD活力曲线也先上升后下降,但和生长曲线相比,其活性高峰期比生长高峰期晚三天,为第18d;③细胞悬浮培养液的pH值在细胞生长期间逐渐降低,9d后可稳定在5.4左右;④细胞悬浮培养液中可溶性糖含量在细胞生长期间不断下降,21d时培养液中可溶性糖含量仅余开始培养时的1/3。(5)悬浮培养细胞中梓醇含量先下降后上升,到达最高峰后再次下降,其到达最高峰的时间与生长曲线到达最高峰的时间相同。(6)不同因子对悬浮培养细胞生长及梓醇含量的影响:以MS+2,4-D3+6-BA0.5为培养基,30g·L-1的蔗糖为碳源,调pH值为6.0,分装40ml液体培养基至100ml三角瓶中,以30g·L-1的接种量接种后进行振荡培养,于培养的第15d进行继代,这样就可以获得最大的悬浮培养细胞的生长量及梓醇含量。于培养的第9d添加浓度为1mg·L-1的SA,可获得更多的梓醇含量。(7)叶片、愈伤组织和悬浮培养细胞中的梓醇含量各不相同,以叶片中梓醇含量最高。本试验建立了怀地黄细胞悬浮培养体系,提高了细胞的产量和梓醇的含量,为怀地黄“85-5”有效药用成分的工厂化生产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