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地黄细胞悬浮培养及梓醇含量变化的研究

来源 :河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ojun5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怀地黄“85-5”的细胞悬浮培养及梓醇含量的变化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1)无菌体系建立的最佳块根诱导出芽培养基为1/2MS+6-BA1mg·L-1(单位下同)。(2)愈伤组织诱导时,以叶片正面接触MS+2,4-D1+6-BA0.4培养基为最佳;愈伤组织继代时,最终可保留淡黄色、易分散、颗粒状和灰白色、较致密、团块状两种类型的愈伤组织,其中以前者为细胞悬浮培养体系建立的最佳愈伤组织。(3)悬浮培养细胞的生长曲线呈“S”型,可分为延迟期(0~6d)、指数生长期(6~15d)和静止期(15~21d)三个阶段。(4)细胞悬浮培养系的生理生化变化:①悬浮培养细胞中可溶性蛋白含量先上升后下降,其到达最高峰的时间与生长曲线到达最高峰的时间一致,均为第15d;②悬浮培养细胞中POD活力曲线也先上升后下降,但和生长曲线相比,其活性高峰期比生长高峰期晚三天,为第18d;③细胞悬浮培养液的pH值在细胞生长期间逐渐降低,9d后可稳定在5.4左右;④细胞悬浮培养液中可溶性糖含量在细胞生长期间不断下降,21d时培养液中可溶性糖含量仅余开始培养时的1/3。(5)悬浮培养细胞中梓醇含量先下降后上升,到达最高峰后再次下降,其到达最高峰的时间与生长曲线到达最高峰的时间相同。(6)不同因子对悬浮培养细胞生长及梓醇含量的影响:以MS+2,4-D3+6-BA0.5为培养基,30g·L-1的蔗糖为碳源,调pH值为6.0,分装40ml液体培养基至100ml三角瓶中,以30g·L-1的接种量接种后进行振荡培养,于培养的第15d进行继代,这样就可以获得最大的悬浮培养细胞的生长量及梓醇含量。于培养的第9d添加浓度为1mg·L-1的SA,可获得更多的梓醇含量。(7)叶片、愈伤组织和悬浮培养细胞中的梓醇含量各不相同,以叶片中梓醇含量最高。本试验建立了怀地黄细胞悬浮培养体系,提高了细胞的产量和梓醇的含量,为怀地黄“85-5”有效药用成分的工厂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其他文献
目的:细胞内张力变化是调控神经元极化和轴突延伸的重要因素。研究表明,与化学和电信号类似,胞内张力作为信号同样参与了轴突生长和再生调控。然而如何实时检测神经元胞内张力变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Vα24NKT细胞是免疫细胞中一类具有NK细胞特定标志的T细胞亚群,经活化,既可直接作为抗肿瘤效应细胞发挥杀伤作用,又能通过激活其它免疫效应细胞,如NK细胞,间接实现抗肿瘤作用。Vα
随着医学事业的发展,B型超声诊断已经成为临床诊断检查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超声诊断仪器也已经广泛地应用于我军各级医疗诊断机构中。出于对人体生命安全的保障,必须确保所使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化建设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这给予了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的契机和挑战.本文从内控视角下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模式进行研究,分析目前高校财务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