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市场竞争的普惠效应

来源 :云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rg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世界贫富差距扩大,金融排斥现象丛生。普惠金融是为解决当今世界贫富差距,填补传统金融供给缺口应运而生的一种新型包容性金融体系,其目的在于使每一个个体都能够以可负担的价格获得所需的金融服务。文章通过引入熊德平(2017,2018)提出普惠金融发展动力的“主动普惠”与“被动普惠”两个观念,将金融市场正常运营活动中自发产生的普惠效应称为“被动普惠效应”。论述“被动普惠”对普惠金融发展的可持续性,结合金融市场竞争度来研究“被动普惠效应”为何产生以及其产生的途径。文章为了厘清“被动普惠效应”的产生原因,使用弗里德曼的核心—边缘模型分析范式和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理论将金融市场分割为强势金融市场和弱势金融市场,结合缪尔达尔的分析工具回波—扩散效应和边际报酬递减定律,解释金融市场竞争产生普惠效应的机制。文章在金融市场定义上,借鉴现有相关研究。为使研究结果更加符合国际间对比这一目标,选择从宏观角度出发,将金融市场定义为兼顾了直接融资市场和间接融资市场的整体金融市场。关于金融市场竞争度变量的选择,由于传统指标如赫芬达尔指数(HHI)、Learner指数和H统计量均由于数据有限、且在跨地区对比时无法取得较好效果等原因而放弃其作为文章金融市场竞争度的测度变量,转而选取了戈德史密斯(Raymond W.Goldsmith,1969)提出的金融相关率(FIR)作为代理变量来衡量各国金融市场的竞争度。文章基于国际视角来对金融市场竞争与普惠效应间关系进行分析。选取了43个国家2013年至2017年5年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分析。研究数据表明,中国的普惠金融发展在这5年间得到了迅猛发展,由2013年样本国家内倒数第三增长到了2017样本国家内前10,其主要原因之一是政府加强了我国征信体系建设,同一时期我国的基尼系数也在下降。文章使用了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金融市场竞争度的大小对其产生的普惠效应大小有显著正向影响。为了消除模型中内生性造成的结果误差,使用动态面板模型进行稳健性检验,稳健性检验结果中金融市场竞争度符号方向和显著性不变。城镇化率对普惠金融发展同样具有正向作用。为研究金融市场竞争度水平的高低是否会对产生的普惠效应产生具有异质性影响,文章将样本国家按金融市场竞争度的中位数分成高、低两个样本组分别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现出明显差异性。在对低金融市场竞争度国家的样本组进行实证分析时,金融市场竞争度与普惠金融发展水平间并无明显关系,对象为高金融市场竞争度国家样本组时,金融市场竞争度能够对普惠金融产生显著正向影响。在研究政府行为与金融市场对产生普惠效应大小对比时,发现城镇化率产生的普惠效应明显。文章通过实证分析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在所选样本国家2013年至2017年间,金融市场竞争度与普惠金融指数存在显著正相关性,即金融市场竞争度的增加能够产生普惠效应,且具有正相关性,与文章理论分析及假说一致;第二,金融市场竞争产生普惠效应具有前提条件,即国家发展水平需达到一定程度,具有较高金融市场竞争度后,金融市场竞争度的提升才能够产生普惠效应。在所选样本国家2013年至2017年间,金融市场竞争度的高低会对普惠效应的产生具有异质性;第三,“市场+政府”的普惠金融发展模式值得推崇,但是政府需要选对自己的发力点,才能够最大化做到对普惠金融发展提供帮助。
其他文献
本科生导师制是实现高等教育全员育人的重要渠道。我国当下的本科生导师制实施的过程中存在导师定位模糊、师生交流的形式内容都比较单一、缺乏科学的评价反馈体系等普遍问题
<正>历史总是在一些特殊的年份给人们以汲取智慧,继续前行的力量。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中纺机集团成立30周年,恒天集团成立20周年,2018年正是以这样一个特殊的年份,让与共和
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主要内容就是创科学发展之先、争社会和谐之优,创队伍建设之先、争形象树立之优。组织部门作为创先争优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要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展示形象、做
在人杰地灵的长白山区,百年来流传着无数关于人参姑娘的美丽传说,文章首先归纳了众多人参姑娘故事的流变版本和不同类型,进一步揭示了人参故事得以广泛流传的文化内涵。从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