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眠和非冬眠蝙蝠瘦素蛋白的结构与功能研究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6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瘦素(leptin)是一种由脂肪细胞分泌的激素类蛋白,分子量约为16 kDa,通过与下丘脑下端的瘦素受体结合,激活下游酪氨酸蛋白激酶(Janus kinases,JAK)和转录信号转导物及激活剂(signal transducers and activators of transcription,STAT)等途径,抑制机体摄食和调节能量代谢,控制机体能量代谢平衡。有研究表明,瘦素在哺乳动物冬眠过程中具有重要调控作用。本研究中我们分别选择一种冬眠蝙蝠马铁菊头蝠(Rhinolophus ferrumequinum)和一种非冬眠蝙蝠棕果蝠(Rousettus leschenaultii)为实验材料,调取两种蝙蝠瘦素基因全长序列;随后,将瘦素基因编码区克隆至表达载体转入大肠杆菌中,在离体情况下实现了两种蝙蝠瘦素蛋白质的原核表达、纯化,通过SDS-PAGE实验、免疫印记实验和生物活性实验对所得到的瘦素蛋白进行验证,并比较了两种瘦素蛋白在氨基酸序列、同源模拟的3D蛋白结构以及离体条件下生物活性的差异。实验中发现:(1)冬眠蝙蝠瘦素蛋白与非冬眠蝙蝠相比,其氨基酸序列相似度较低;同时,冬眠蝙蝠瘦素蛋白与其它非冬眠哺乳动物相比,其氨基酸序列相似度也较低。(2)与非冬眠蝙蝠相比,冬眠蝙蝠瘦素对前脂肪细胞(3T3-L1 cells)具有更强的生长抑制作用。(3)在结构模拟中发现,两种蝙蝠瘦素的受体结合域三(receptor binding siteⅢ)(螺旋C至D处)结构差异大,且瘦素介导JAK/STAT通路的重要位点121位点处马铁菊头蝠由疏水性的甲硫胺酸变为亲水性苏氨酸,而瘦素的受体结合域三及瘦素蛋白121位点是启动下游信息传导的重要区域。非冬眠蝙蝠瘦素与人瘦素一样,在受体结合域三位置的结构是随机环(random loop),而冬眠蝙蝠的瘦素为螺旋结构(helix)。以上研究初步证明了冬眠动物瘦素蛋白和非冬眠动物的瘦素蛋白具有不同的氨基酸序列、蛋白空间结构以及生物活性,为进一步深入研究瘦素在冬眠过程中的具体作用机制打下了基础。  
其他文献
碳酸锶是一种电子化工产品,在工业上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现有的碳酸锶生产技术各有弊端,资源浪费很多,环境污染严重.为克服现有生产工艺的缺点,该文以复分解方法为基础,对高
生物肥料的开发利用是粮食生产的新动力。素有“生物肥料”之称的AM真菌是农田益生菌,能改善作物的营养状况、提高作物产量并且增强其抗性等。目前已经在无菌条件下,弄清了AM
该文从分子结构与缓蚀剂性能关系考虑,合成了乙二胺的衍生物N,N,N′,N′-四-(2- 苯并咪唑甲基)-1,2-乙二胺(BIEA),并通过红外光谱和质谱对其进行了表征,确定了BIEA的分子结构
自从1997年Goodenough发现磷酸铁锂插入/脱嵌锂离子的性质以来,其作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已经受到广泛地关注和认同。磷酸铁锂理论容量达到170 mAh·g-1,在3.45 V(vs Li+/Li)附近
该文采用流动电位方法研究膜表面的荷电性能,并将其用于膜过滤牛血清白蛋白(BSA)溶液的过程,考察了膜表面荷电性对膜过程的影响以及过滤过程中膜表面荷电性的变化情况.首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