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甲状腺素对高脂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脂肪肝的防治作用及副作用。方法1、健康雄性4周SD大鼠84只,购回所有大鼠后适应性喂养1周,无不良反应,饮食、饮水正常,即纳入实验。将SD大鼠随机分为8组:正常组、高脂组、低剂量甲状腺素预防组(4mg/kg.d)组、高剂量甲状腺素预防(8mg/kg.d)组、低剂量甲状腺素治疗(8mg/kg.d)组、高剂量甲状腺素治疗(4mg/kg.d)组、吉非罗齐组、生理盐水组,除正常组外,所有SD大鼠给予高脂饲料和自来水喂养,所有药物均溶于生理盐水中,干预组动物每周称量体重1次,根据体重改变药物量,并于0、4、8周断尾取血,12周经腹主动脉取血,宰杀,取肝脏。2、各组大鼠检测指标:观察各组大鼠一般情况,七天称量一次体重,处死大鼠后取血及肝组织,观察肝脏大体外观,并计算肝指数(肝湿重/体重x100%),并检测大鼠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ALT)、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心肌酶(CK、LDH)水平;各组肝组织行HE染色和Masson三色胶原染色观察大鼠肝脏组织病理学的改变;采用ELISA法检测大鼠用药前及用药后各个时间点血清甲状腺激素T3、T4、TSH的变化情况。结果(1)甲状腺素对大鼠体重、肝指数的影响:造模结束时各组大鼠的体重均有所增加,与正常组比较,高脂组及生理盐水组大鼠体重增长最快(P<0.05)。与同龄高脂组比较,甲状腺素预防组及吉非罗齐组体重增长缓慢,其肝指数明显低于高脂组(P<0.05);余组间体重和肝指数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甲状腺素对大鼠病理学的影响:据HE染色及Masson胶原染色所示,高脂组、生理盐水组、甲状腺素组、吉非罗齐组大鼠病理学评分及胶原面积分析均明显升高于正常组(P<0.01);甲状腺素预防组及吉非罗齐组病理学评分及胶原面积分析低于高脂组和生理盐水组(P<0.05);甲状腺素治疗组病理学评分及胶原面积分析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脂组和生理盐水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3)甲状腺激素对大鼠血清学指标的影响:与正常组对比,高脂组及各干预组大鼠血清中ALT、AST、TC、TG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干预组中,甲状腺素预防组、吉非罗齐组较高脂组大鼠血清中ALT、AST、TC、TG水平均明显好转(P<0.05),甲状腺素治疗组与高脂组比较血清学指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大鼠血清心肌酶CK、LDH均在正常值范围内。(4)各组大鼠血清中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与同期正常组相比,高脂组大鼠血清T3、T4水平均稍降低,TSH升高;12周时生理盐水组大鼠血清T3、T4水平均稍降低,TSH升高;与同期高脂组相比,8周、12周甲状腺素预防组及吉非罗齐组血清T3、T4升高(P<0.05),与高脂组相比,12周时甲状腺素治疗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甲状腺素可降低高脂诱导的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形成早期血脂水平,改善其肝功能及肝脏病理学变化,对肝纤维化有保护作用。2、在非酒精性脂肪肝发展过程中甲状腺激素T3、T4值逐渐减低,TSH水平有所上升。3、外源性甲状腺素早期干预可有效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肝脏脂肪变性,而对其心、肝等器官未见明显毒副作用。4、外源性甲状腺素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形成晚期肝纤维化无治疗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