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合作金融的发展问题一直备受我国以及国外经济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在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社是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的主要体现形式,它以其独具特色的经营方式,为农户社员以及当地居民提供金融服务,成为我国农村金融的支农主力军、在农村金融领域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桥梁纽带作用。但受困于体制以及人员等多方面因素,农村信用社发展历程一波三折。2003年,国务院决定对农村信用合作社进行试点改革,随后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推广2005年,国务院又颁布了《关于2005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探索发展新的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的要求。这为我国农村互助合作金融组织的发展,进一步完善丰富农村金融体系、提高农村合作金融的竞争力指明了方向。伴随着国家越来越重视“三农”问题,深入研究探讨我国农村合作金融的发展模式,以此寻找更加适合我国国情的发展路径与方法,这对于我国农村合作金融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分析合作金融产生、发展的理论基础;然后详细阐述了国外农村合作金融的发展,回顾了我国农村合作金融发展历程,吸收借鉴国内外的成功经验;接着深入剖析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社的生存现状,指出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最后针对实际存在的问题,探讨农村信用合作社如何转变模式、加快发展,明确指出股份制是农村信用合作社的最终发展模式。发展农村商业银行,实行总分行制,按照自下而上逐级入股、自上而下层层服务的方式进行组建,首先在县内逐步改革成县农村商业银行,在条件成熟的基础上建立省农村商业银行,最后逐步在全国统一建立中国农村商业银行总行,实现总行——省行——县行三级发展模式。本文分成了六个部分:第一部分:导论。主要介绍了本文的选题背景、意义,农村合作金融在我国和国外的研究现状以及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框架结构。第二部分:主要介绍了农村合作金融理论知识。包括合作金融的概述、合作金融的性质、特征与原则。第三部分:阐述了我国农村合作金融的发展历程,探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特征;介绍了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发展状况、取得的成就、存在的问题,最后选取一个范例,对张家港农村商业银行实施股份制改革后,取得的巨大成就进行阐述。第四部分:回顾国外合作金融的发展历程。主要选取德国、美国、法国和日本四个国家,通过分析以上四个国家合作金融的发展,探讨有哪些经验能为我国农村合作金融改革和发展提供借鉴。第五部分:重点介绍我国农村合作金融发展模式设想,首先,分析我国目前存在的三种发展模式的优缺点;通过比较发现要彻底解决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社发展难题,股份制是改革的最终目标,并在此基础上实行总分行制,按照自下而上逐级入股、自上而下层层服务的方式进行组建,首先在县内逐步改革成县农村商业银行,在条件成熟的基础上建立省农村商业银行,最后逐步在全国统一建立中国农村商业银行总行,实现总行——省行——县行三级发展模式。最后,对农村信用合作社在改革过程中提出了几点对策。第六部分:对本文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并指出了研究中存在的不足。本文的发现和可能的创新之处是在深入研究国内外农村合作金融发展基础上,针对国内农村合作金融自身存在的问题,指出了股份制是农村信用合作社的最终发展目标,建立农村商业银行,并实行总分行制和三级法人治理结构,实现总行——省行——县行三级发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