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学技术对国家来说是一种重要资源,但是这种认识并不是一开始就存在的。使国家和科学技术彻底走到一起的是决定国家命运的战争,特别是充分体现了科学技术力量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从此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军事实力和经济实力的国家理念开始形成。各国政府为了增强自身的综合实力,应对国内外的竞争压力,纷纷加大对科学技术的投入。为了体现政府的意志,把资金用到国家最迫切需要的地方,各国政府纷纷编制、实施各类科技计划,以用好政府科技投入,提高科研能力。但由于“政府失灵”的存在,政府的干预在发挥其积极性的一面的同时,也导致了许多无法预料的后果。我国现行科技计划管理体系运行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影响了科技经费的使用效率。本文运用西方新制度经济学的观点,针对我国现行科技计划管理体系中存在的问题诸如:科技投入不足且结构不合理;科技资源缺乏统筹;计划于公共政策脱节;计划项目申请刚性不足,过度竞争,存在“寻租”;计划执行过程监管不力,忽视后期管理等问题进行了论述,并分析了其形成原因。政府在创新系统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政府不仅直接推动制度创新,还通过制度创新对技术创新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和转型国家,政府创新对于技术创新尤为重要。西方新制度经济学认为,技术变化决定制度结构及其变化,技术发展水平及其变化对制度变迁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本文借鉴了西方发达国家在科技计划管理中的一些成功经验和国内一些学者的研究成果,提出了加强立法,规范政府科技投入行为;充分利用各种公共财政手段,形成多方位的支撑体系;利用当代科技成果,建立计划体系全过程全方位的管理体系;大力发展非营利中介组织等对策,以期改善我国科技计划管理,提高有限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率,提高我国的总体科技水平,从而更好地发挥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