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中继网络资源优化分配算法研究

来源 :重庆邮电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yuanzhurenz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线通信技术正朝着高频谱利用率、高传输速率和宽网络覆盖的方向持续发展,各种改善无线通信系统性能的新技术不断出现,认知无线电技术和协作中继技术就是其中两种。认知无线电技术主要是通过频谱感知和智能学习的能力来实现频谱共享和动态频谱分配,从而提高系统有限频谱的利用率。协作中继技术是指在传统的蜂窝网中部署中继节点,不仅可以显著地提高单位频谱上的频谱效率,还可以扩大无线信号的覆盖范围。认知无线电网络中引入中继协作技术构成一种新型的网络结构—认知中继网络,该网络集认知无线电高效的动态频谱利用特性和中继通信的可靠性为一体,可以有效地提高系统性能,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鉴于认知中继网络将会发展成为未来无线通信领域广泛采用的网络结构之一,实际应用之前则很有必要对其理论进行深入的研究。   本文研究了认知中继网络中的资源优化分配问题。首先,研究了基于最大信道增益的中继选择方法,分析了不完全信道状态信息(CSI,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和受主用户干扰情况下的认知中继网络中断概率;进一步提出了在主用户干扰约束和保证认知用户的服务质量(QoS,Quality ofService)条件下最大化认知中继网络频谱效率的数学优化模型,利用拉格朗日对偶松弛法获得了该优化问题的解,并分析了算法的收敛性,在保证主用户传输质量不受影响的前提下,提高了认知中继网络的频谱效率。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功率分配方案与等功率分配方案相比提高了性能增益,中断概率显著下降;同时表明在非完全信道条件下获得的频谱效率与完全信道条件下的频谱效率近似,但减少了系统信息的反馈量和实现的复杂度,有利于该方案的工程应用。其次,针对基于中继选择和波束成形的认知中继网络,考虑主链路信道质量的不同,提出了一种新的联合期望信道、干扰信道和中继节点剩余能量的中继选择策略,该策略可以避免过度使用信道条件好的中继节点,平衡中继节点间的能量消耗,同时可以减少对主用户的干扰,延长整个网络的生存时间。进一步提出了以最大化系统容量为目标的基于中继选择和波束成形的功率分配方案,首先求解出最大目的端信干噪比下的最优波束成形权值,然后利用拉格朗日乘数法对认知源和中继节点进行最优功率分配。仿真结果表明联合波束成形协作方案优于传统协作方案。
其他文献
随着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化技术的需求也日益增长,信息技术的应用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方各面。然而由于应用环境及其干扰带来的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加上频带资源的限
在移动通信环境中,信号的传输会经历时延不同、损耗各异的多条路径,这些多径传播形成大量相关信号,使传统DOA估计算法失效。目前,解相关算法已成为智能天线DOA估计的一个研究热点
数字电视是数字信息技术发展的产物,其数字化、交互性明显。与传统模拟电视相比,它不仅有效地节省频道资源,而且大大提高了影音效果。由于它使用的宽带网可以传播即时图像和声音
随着4G网络的大规模部署,需要网络管理实体具备智能化的特点。SON管理实体能够实现自组织、自配置、自优化和自愈合的功能,它能够很好的和LTE网络结合,最小化人工的参与。它收集
随着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其巨大应用需求的推动,其安全性正在成长为普遍关注的焦点。无线传感器网络中所有的传感器节点都是潜在的路由节点,兼具路由和信息感知、数
随着车辆大规模民用,对车辆的定位信息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大,同时,为了丰富系统的功能,越来越多的数据和应用被加入到车辆控制系统中。一个能对多种数据通信进行同时管理的通信系统
如何有效抑制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OFDMA系统的同频干扰,始终是学术界和产业界关注的重点之一。事实上,OFDMA是以具有数据传输速率高、抗衰落能力强等特点的OFDM技术为基础的
在频谱资源日益紧张的今天,如何充分利用空间资源来提高系统的吞吐量已经成为研究热点,多天线技术和中继技术是两种有效的解决方案。传统中继技术将信息通过中继节点进行转发,从
在中国,旱涝一直是常见的自然灾害。尤其是在南方大部分地区,每当进入汛期,强降雨会导致多条多条河流发生较大或特大洪水,使当地群众生命和财产受到巨大威胁;但进入旱期,大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