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 目的:研究金糖宁胶囊治疗新诊断2型糖尿病各证型(气阴两虚型、阴虚热盛型、湿浊中阻兼血瘀型)的疗效观察,为该组方提供治疗2型糖尿病适应证型的客观依据。 方法:选取山西省人民医院内分泌门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54例。记录临床症状及其体征,中医辨证分型后分为以下3组:气阴两虚型(20例)、阴虚热盛型(16例)、湿浊中阻兼血瘀型(18例)。治疗期间所有患者固定每日总热量摄入和运动量。三组患者均给予口服亚莫利(每日1mg,早餐前口服)以及金糖宁胶囊(每次4粒,每日3次,餐前口服)。三组统一以8周为一个疗程。观察三组患者治疗前后全身症状和体征,采用中医症状记分法评价,试验前后各1次;在治疗前后分别测定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lc)、体重、甘油三脂(TG)及总胆固醇(CHO)。计算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 结果:三组疗效差异显著(P<0.01),湿浊中阻兼血瘀证>气阴两虚证>阴虚热盛证。FPG、HbAlc治疗前三组证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FPG、HbAlc均有改善,但FPG三组组间比较无差异,HbAlc气阴两虚组、阴虚热盛组与湿浊中阻兼血瘀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2hPG治疗前阴虚热盛组与湿浊中阻兼血瘀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组间无差异;治疗后各组自身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HOMA-IR、FINS、体重、TC、TG治疗前组间比较有差异(P<0.01),治疗后气阴两虚组、阴虚热盛组自身对照无差别,湿浊中阻兼血瘀组自身对照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1)新诊断2型糖尿病各中医证型(湿浊中阻兼血瘀、气阴两虚、阴虚热盛)胰岛素抵抗、血脂存在着差异,提示胰岛素抵抗指数、血脂可以作为糖尿病客观辨证的参考指标之一。 (2)金糖宁胶囊联合亚莫利治疗新诊断2型糖尿病湿浊中阻兼血瘀型疗效显著,明显优于气阴两虚组和阴虚热盛组,提示湿浊中阻兼血瘀型为金糖宁胶囊的适宜证型。 第二部分、 目的:观察金糖宁胶囊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属湿浊中阻兼血瘀证型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为中医药治疗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提供更多的临床依据。 方法:将90例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患者随机分为金糖宁组、阿卡波糖组和二甲双胍组各30例,在治疗期间所有患者均固定每日总热量摄入和运动量。金糖宁组给予口服金糖宁胶囊4粒,每日3次,餐前口服。阿卡波糖组给予口服阿卡波糖每次50mg,每日3次,餐前嚼服。二甲双胍组给予口服二甲双胍片每次500mg,每日3次,餐前口服。三组统一以8周为一个疗程。治疗前后分别检测FPG、FINS、2hPG、HbA1C、TC、TG、HDL-c、LDL-c、血液流变学和尿酶(尿蛋白肌酐比),计算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β细胞分泌功能指数(HOMA-β),并详细记录患者症状、体征的变化以及药物的毒副反应。 结果: (1)金糖宁能够有效降糖及改善IR,用药前后自身对照,对降低FPG、HbAlc、2hPG、 FINS、HOMA-IR疗效显著(P<0.01,P<0.05)。其改善 IR的疗效与二甲双胍相似(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在降低餐后血糖方面金糖宁比二甲双胍有优势。金糖宁组与阿卡波糖组比较,FPG、HbAlc、HOMA-IR水平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金糖宁组降糖和改善IR疗效优于阿卡波糖组。 (2)金糖宁有较好的降低TG、TC、LDL-C、BMI疗效,治疗前后自身对比差别显著(P<0.01,P<0.05)。治疗后金糖宁组的TG和二甲双胍组的BMI改善明显,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二甲双胍与金糖宁相比调脂优势在TC、LDL-c,金糖宁在TG、LDL-c,且二甲双胍能够有效减轻体重,改善BMI。金糖宁组TG及体重水平与阿卡波糖组治疗后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 (3)金糖宁对患者血液流变学和尿微量白蛋白的指标均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P<0.01),与两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4)在综合疗效方面,金糖宁组的总有效率为80%,与二甲双胍组和阿卡波糖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 (5)在临床过程中,金糖宁组出现1例腹胀排气,1例皮肤瘙痒,其余患者服药过程中未见不良反应,全部病人在用药前后查血尿便常规、肝肾功能均未发现异常。阿卡波糖组7例出现腹胀、排气或腹泻表现;二甲双胍组6例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反应,3例有头痛、头晕表现,1例治疗后出现肾功能异常。 结论: (1)以健脾化湿、活血祛瘀为主要功能的金糖宁对2型糖尿病有显著的临床疗效,且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胰岛素抵抗。 (2)金糖宁胶囊在安全性上优于阿卡波糖组和二甲双胍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