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生闽楠人工林光合特性研究

来源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OFIPAUT8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湖南省永州市金洞林场八年生闽楠、木荷人工混交林为研究对象,采用美国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对闽楠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水分利用效率、叶片温度、叶片水压亏缺、胞间CO2浓度、气孔导度等不同光合生理生态因子进行了测定,并测定光响应曲线。主要结果如下:(1)闽楠在前3年生长较缓慢,到第5年后,生长逐渐加快,材积生长量随树龄增加而增加,表明闽楠是一种速生期较长的树种。(2)春秋冬三季闽楠上下部叶Pn日变化均呈单峰曲线型,夏季呈双峰曲线型,有明显光合“午休现象”。不同季节Pn日均值由大到小排列为夏>秋>春>冬。(3)春秋冬三季闽楠上、下部叶蒸腾速率日变化均呈单峰曲线型。夏季呈明显的“双峰”曲线型,12时出现蒸腾“午休现象”。不同季节Tr日均值由大到小排列为夏>秋>春>冬。(4)在春季,闽楠上下部叶水分利用效率日变化整体呈下降趋势。夏季和秋季呈现“双峰”曲线,冬季呈现“三峰”曲线。不同季节WUE日均值由大到小排列为春>冬>秋>夏。(5)不同季节的叶片温度变化趋势均为单峰型,但达到峰值的时间略有不同。各个季节的同一时刻上下部叶片温度都十分接近。总体来说,上下部叶片温度从高到低分别为夏>秋>春>冬,这与气温高低的排列顺序相符。(6)不同季节上下部叶片水压亏缺日变化均呈现出“单峰”曲线。上下部叶相同季节呈现完全相同的走势。不同季节之间Vpd1的排列顺序为夏>春>秋>冬,且春夏两季Vpd1值显著高于秋冬两季,表明春夏两季闽楠光合能力较强,为生长旺盛期。(7)各个季节清晨胞间C02浓度相对较高。总体而言,各个季节闽楠胞间C02浓度日变化和净光合速率速率日变化呈现相反的趋势。春秋冬三季,上下部叶片胞间C02浓度日变化都呈“U”型曲线,夏季呈“双谷”曲线,“午休”现象明显。冬季,Ci日变化相对比较平缓。不同季节的Ci日均值排列顺序为冬>春>秋>夏,其中春秋两季均值较为接近。(8)春秋冬三季上下部叶气孔导度日变化均呈单峰曲线,夏季呈“双峰”曲线。总体来说,上部叶气孔导度均略高于下部叶,其中夏季和秋季的差异略大,而春季和冬季上下部叶之间气孔导度的差异较小。不同季节之间Cond的排列顺序为夏>秋>春>冬。(9)Pn值随着PAR值增加而增加;在光合有效辐射为0时,春夏秋三个季节的净光合速率均为负值;在低光照下,Pn随光照的增加快速升高;随着PAR继续增强,Pn仍呈上升趋势,但趋势明显趋缓;随后随着光照强度的继续增加,光合速率增加的幅度越来越小,逐渐趋于平稳,但光抑制还不明显。但PAR超过一定程度后,Pn开始出现下降趋势。
其他文献
本研究以碗莲茎尖为外植体,探讨了不同生长调节物质在茎尖的诱导、增殖以及诱导生根过程中的作用,分析不同培养过程中主要影响因子及其有效浓度范围;同时以碗莲幼嫩叶片、藕节、
当前,我国正处于国民社会经济转型的重要时期,经济发展进程空前加快。在这一背景下,我国东南沿海、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唐等地区逐步成为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地区。近年,国内外关于
本文根据大量的相关资料,从城市垂直绿化的概念、植物材料类型、应用类型及垂直绿化的功能等各方面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并在昆明市主城区(三环路)范围内约30条主要绿化街道及其周
灰霉病是一种全球性真菌病害,主要由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引起。目前甲氧基丙烯酸酯类(QoIs)和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SDHIs)两类现代呼吸抑制剂是生产上用于防治灰霉病菌的
在园林植物现代化、产业化生产中,如何人为的控制植株的高度、外型等表现性状来达到市场需求,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随着世界园林的发展,在现代园林植物造景中,对园林植物材料的
蜂粮是蜜蜂把采集回巢的蜂花粉贮存在巢房内,经过加工和酿制,所形成的产物。蜜蜂总科许多种类,都有酿贮蜂粮的习性。目前有关蜂粮的知识主要来源于蜜蜂蜂粮的研究。本文对长
矮牵牛(Petunia hybrida),原产于南美洲,一年或多年生草本花卉,是茄科矮牵牛属植物,普遍应用于花坛配置。矮牵牛有很强的杂种优势,进行矮牵牛自交系亲本的亲缘关系分析,可以为矮牵
中国传统的古典园林多为自囿框架中的封闭状态。无论是于方寸间精巧变化的私家园林还是规制宏大的皇家宫苑,都不属于对外的空间,至少不是面对广大民众敞开的公共园林空间。虽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