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PU的并行计算研究及在三维重建中的应用

来源 :武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ldbuc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计算机性能的逐步提高,人们对于计算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处理器也朝着专用化和通用化两个方向发展。在科学计算等领域,随着研究内容的扩展和算法复杂度的提高,人们对计算的资源和耗时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给相关领域的研究带来很大的挑战。此时,作为高性能计算的图形处理器GPU应运而生,并由NVIDIA公司于2007年推出统一计算设备架构CUDA,能充分利用GPU强大的并行计算能力和存储器带宽,为科学研究带来了很大的方便。另一方面,三维重建一直是计算机科学领域当中一个非常活跃的课题,凭借其在计算机视觉和计算机图形学、以及三维动画等领域中广泛和深入的研究,已经成为了近几年来国际上的研究热点。其中,人脸是情感表达和身份识别的重要载体,因而凭借其特有的普遍性和易用性成为众多专家学者进行三维建模的研究对象。   本文首先介绍了GPU体系结构的演变和CUDA编程的相关理论知识,对CPU架构和GPU架构的不同进行了讨论,对CUDA的编程模式和CUDA的存储模型进行了简单分析,随后介绍了GPU并行计算在三维重建中的两个重要应用。接着对三维重建的过程进行了详细分析,通过对目前现存的主流特征点检测算法的研究,以人脸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基于ASM模型的三维人脸重建算法。通过对当前存在的各种网格细化方式的分析,本文采用了LOOP网格细化方法对初步形成的三维人脸进行了改进,通过细化,将原本非常粗略的网格细化为辨识度较高并且比较接近真实模型的网格。最后在LOOP细化的基础上,对在CUDA平台上实现三维人脸重建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   在经过验证后,本文设计了基于CUDA平台的LOOP细化算法,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计算量不是很大的情况下,单独用CPU开发和在CUDA平台上开发的效率相差不大,而随着细化的次数增加,对计算量的要求越来越大,GPU强大的并行处理能力开始得到体现,细化次数越多,GPU的加速比越大。
其他文献
指纹识别技术是生物特征识别技术中的一种,指纹的唯一性和稳定性使其有其他手段无法比拟的优越性。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采集仪和芯片性价比不断提高,指纹识别算法的
随着虚拟仪器软件LabVIEW的出现,数据流编程方式渐渐地改变了传统文本语言编程的方式,图形化编程逐步扩大着编程语言开发的市场领域,另一方面,当前的指纹识别系统逐渐向着小型化
随着射频技术的发展,RFID被广泛的应用于物流、零售等众多领域。RFID系统中,多个标签同时回复阅读器时会发生碰撞。为了减少碰撞,提高标签识别效率出现了两类防碰撞算法,一类是基
目前互联网上每天爆发着海量的信息,搜索引擎成了我们查找信息的最重要的工具。然而搜索引擎所提供的信息检索服务大多数仍然是大众化的,这种综合性搜索引擎往往不能满足特定用
我国公路的发展一日千里。道路质量的及时检测在延长道路使用寿命的同时,也可以避免路面病害给行车安全方面带来的隐患。考虑到人工检测方法存在效率低、精度低、危险系数较
无线Ad Hoc网络(Wireless Ad Hoc Networks)是没有中心实体和基础设施支持的自组织网络,它由多个带有无线收发装置的移动节点组成。移动终端具有路由转发功能,可以通过无线链
红外热成像技术是利用自然景物的热辐射得到成像数据,形成视觉图像,可以在夜间甚至全黑的环境中工作,而且由于红外辐射具有穿透烟雾的能力,使得红外热成像技术具有很长好的穿
VPN是从专用网络发展而来的,它利用公共网络建立私密传输通道,提供安全地端到端的数据通信。其中PPTP是第二层隧道协议,并且已经集成到Windows操作系统中,具有安全性高、成本
随着生物基因相关技术的发展,基因组测序的完成预示着人类步入了后基因组时代,生物基因的研究方向也从基因序列研究转向了结构和功能的研究。深入挖掘其中的信息,为生命科学
随着互联网、通信以及广播电视等技术在国内的快速发展,智能网络电视作为三网融合的产物,已经显示出了蓬勃的发展前景,成为业界关注的热点。智能网络电视的实现需要服务端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