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小说中的先知先觉现象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ris9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先知先觉的观念由来已久,它既指一种对世事的预见能力,也指具有卓越智慧并在道德上成为社会楷模的人。中国的巫术文化、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及佛家文化为先知先觉现象的生成提供了良好的文化环境。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小说的繁荣,而小说这种大众化的文艺样式无疑是先知先觉现象的最佳载体和它繁衍、壮大和成熟的肥沃土壤。在明清小说中,姜太公、周文王、诸葛亮、九天玄女等等都是百姓耳熟能详的熠熠生辉的先知先觉形象。而小说中大量的梦兆、异象、谶语等则是显现先知先觉能力的基本手段和方式。本文以明清小说为依托,分别从民俗学、文艺学和哲学视角对先知先觉现象进行了系统研究。全文分为绪论、正文、结语三大部分。绪论部分从中国本土文化的立场对先知先觉现象进行界定,对目前学术界的相关研究进行概括和分析,并尽可能排除基督教文化中“先知”概念的干扰。正文部分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以周文王、诸葛亮、九天玄女等为典型,对明清小说中先知先觉形象的精神品质进行了全面分析。第二章对明清小说中作为显现先知先觉能力的几种重要方式如奇梦异兆、民间童谣、谶语、占星术等进行了分类研究。第三章探讨明清小说中先知先觉现象所形成的文化原因与社会经济原因。从文化成因来看,儒、道、释、巫等文化对明清小说中先知先觉现象的形成和发展有重要的影响,本节着力阐明先知先觉现象的文化渊源与意蕴。从社会经济成因来看,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激发了社会大众对财富、权力、爱情等等的渴望,并引起了他们对获取这些东西的奇妙手段和方式的幻想,而这正是小说中出现大量先知先觉现象并为广大读者所喜爱的根本原因。第四章对明清小说中的先知先觉现象进行美学价值分析。本章节又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论述明清小说中先知先觉独特的语言功用,探讨文本语言神秘而模糊的美学特征。第二部分探讨先知先觉现象的叙事功能,主要分析了其对故事整体建构的具体作用。第三部分从接受美学的立场分析了先知先觉现象的特性。第四部分探讨先知先觉现象的生存论意义,主要分析其对整个社会的人格风度的影响和引领作用。认为明清小说中先知先觉现象的普遍存在既体现了当时的写作潮流,也体现了读者期待“神秘”的民族审美心理和期待注入“神秘”的民族的集体生命意识。第五部分论述先知先觉现象的审美价值局限性。最后是结语部分。
其他文献
路志正教授认为便秘虽出自肠道,但根在脾胃。治疗便秘重点在于调理脾胃升降,把握运、降、润、通几个方面,坚持运中有降,降中有通,通中有润的原则。临床采用健脾和胃、健脾祛
<正>RAW影像有最高的影像质量和最大的调整空间,然而如果你每次都拍摄数百幅RAW影像,你会发现转换和调整RAW影像是个缓慢、冗长的工作。只选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我们国家要屹立于世界之林就必须拥有者强大地国力为后盾。建筑工程行业,在近几年的发展,为我国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刺激了市场经济的发
在整个钢琴学习阶段,我们在练习和演奏时总会遇到诸多的困难,且难以克服与解决,许多学者也对这个问题做了一定的探索和研究,但多数都只提及总体方法和概论,即使分析,大多也只是一语
目前,精细已经成为企业之间竞争最重要的表现形式,精细化管理决定了企业未来竞争的成败,作为科学管理之魂的精细化管理,量化是其主要内容。而煤矿不同与一般企业,其生产过程复杂,人
海报是一种有着悠久历史的广告形式,广泛用于戏剧、演出、比赛、电影等各类活动的招帖。早期的海报都是手工绘制的。伴随时代的发展,纯粹的手工绘制已经无法满足视觉和实用两方
自从光谱分析技术被广泛应用以来,光谱分析仪器一直是实验室、研究所的“贵客”,这些仪器通常体积大、价格昂贵。随着科技的发展,光谱分析技术适用的领域越来越大,人们对便携式、
研究背景:小胶质细胞是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内的免疫细胞,其持续激活可引起脑内的慢性神经炎症反应,并导致神经元损伤。内源性糖皮质激素(Glucocoticoids,GCs)介导的体液抗炎通路在
《军队基层建设纲要》中指出要"加强以党支部为核心的组织建设","要突出抓好一线战斗堡垒建设",由此可见,抓好党支部的建设是关系到基层建设的好坏和各项任务能否顺利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