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飞速发展,人们的精神文明建设水平日益提高,关于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工作开始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与高度重视。拥有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是建设一座历史底蕴深厚、地域特色鲜明的文明城市的重要条件,因此对蕴含众多历史遗存的历史文化街区进行系统研究尤为重要。与此同时,保护历史文化街区景观风貌对继承发扬城市历史文化特色和地域场所精神,提升文化意识内涵,以及保护景观风貌的历史、文化、艺术和社会的价值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2008年,国务院颁布《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全国各地的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工作正式启动。保定市于1986年成功入选我国首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现拥有3个省级历史文化街区,当前历史文化街区景观风貌保护规划工作虽然初见成效,但仍存在建筑保护更新不当、街区商业过度开发、绿化设施明显缺乏、规划管理实施粗放、研究技术手段落后等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街区的历史风貌与文化内涵。因此,探究保定市历史文化街区景观风貌的保护与提升策略,对传承传统文化内涵,保护古城风貌特色,焕发街区新生活力,提升城市精神品质和形象价值,以及增强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保定市历史文化街区景观风貌为研究对象,运用田野调研、文献研究、专家访谈、案例研究、比较分析、数理统计、归纳综合等研究方法,借助GIS技术,初步建立景观风貌信息数据库并进行信息处理、空间分析等系统研究。同时以社会统计学调查研究,结合心理情感评价实验,进行综合因子叠加分析研究。通过采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式整合各类分析结果,研究历史文化街区景观风貌现状信息,发现当前历史文化街区景观风貌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保护提升方法与建议,以期为今后河北省历史文化街区景观风貌相关研究提供科学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