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某些重大事件常常会出现人们意料不到的变化,其原因往往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维的。1957年的整风运动就是如此。从5月1日发动整风到6月8日反击右派,在短短的不到40天的时间里,经历了从整风到反右的重大转折。1957年整风运动的最后结果,完全违背了它的最初动机。于是就很自然地提出这样一个问题,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动机和结果如此地背离呢?换句话说,旨在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克服党内三大不良作风的1957年整风运动为什么会出现悲剧命运呢?从主观方面看,造成1957年整风悲剧命运的原因主要有:首先,指导整风的理论不够完善:人民内部矛盾理论尚有阶级斗争思维的痕迹;对双百方针哲学基础的阐释存在缺陷;对三大主义的表现缺乏明确的界定。其次,整风的总导演毛泽东思想上具有矛盾性和多变性:对《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再进行大幅度的修改;整风时间一再提前,整风方式从小民主发展到大民主;思想上对民主党派和知识分子的信任程度有限。第三,有些领导干部对整风存在抵触情绪,既表现为在整风发动过程中动作迟缓,又表现为向上汇报时倾向于夸大整风中出现的消极面。从客观方面看,造成1957年整风悲剧的原因主要有:首先,整风的发动过程过于仓促:中共中央领导集体对整风没有进行充分地酝酿,中共党内上层和下层对于整风的必要性也没有达成深刻共识。其次,整风的方式蕴藏风险:一方面是放手让知识分子和民主党派提意见极具敏感性,另一方面是大民主在运作的过程中容易失控。再次是整风缺少民主和法治的制度环境:毛泽东的绝对权威对于整风是一把双刃剑;在当时的条件下鸣放者的言论自由没有完善的法律作保障。第三,当时的国际因素对于整风产生了消极影响:苏共二十大引发了毛泽东对非斯大林化的忧虑;匈牙利事件引起了毛泽东对自由知识分子的警惕;西方国家的敌视强化了中共对政权不稳的担忧。研究造成1957年整风悲剧命运的原因,给我们提供了深刻的历史启示:以“大民主”方式整风弊大于利;执政党要有开放包容的执政理念;健全民主法治是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根本途径;当政者和知识分子的良性互动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条件。总之,1957年的整风运动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全国执政条件下,为适应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需要,克服党内不良作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而进行的一次具有开创性的尝试,尽管事与愿违,最后走向了悲剧命运,但它在探索上所做的贡献和走向歧途的教训,却是一份启迪我们深刻思考的珍贵历史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