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家电上市公司的绩优驱动因子分析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b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企业的管理层总是希望自己的企业基业长青,能够给股东、员工、利益相关者带来长期、稳定、持续增长的回报。推动企业基业长青的驱动因子就成为企业管理层最关注的对象。 近百年来,中外学者一直在探索企业成功的原因,并发现和发展了几百种使企业成功的驱动因子。这些驱动因子涉及宏观环境、行业环境、对外竞争战略到内部管理,为企业管理者领导企业走向成功提供了各种途径。优秀的企业管理者正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自己企业的实际内外部环境,适当利用合适的驱动因子,获得了优良的企业业绩。 随着我国逐步兑现加入WTO的各行业逐步对外开放的承诺,全球优秀企业都将在中国土地上同台竞技;中国的优秀企业也需要走出国门,去追逐更大的市场、更先进的技术、更优秀的人才。中国企业经过近20年的市场经济的磨练,家电企业已发展壮大并具备了一定的国际竞争力;但是,中国绝大多数企业目前无论从规模或质量上都不能和外国企业在一个数量级上相提并论。 中国企业更需要研究和利用更贴近中国企业实际的、已具备一定国际竞争力的、中国优秀家电企业的成功驱动因子。本文从市场化最成熟、中国在国际上最具竞争力的家电行业入手,希望找出中国家电上市公司绩优的驱动因子,以供学者和企业家参考。 考虑到中国绝大部分大型家电企业都在中国沪深两地上市,它们的经营业绩和管理相对公开,获取方便、数据准确和成本低廉,我们最终选取上市的代表中国白电和黑电主流方向和主流特点的13家大型最终消费品家电企业连续10年的经营业绩和管理作为我们的分析样本,样本数为130个。 首先综述对企业进行绩效评价的一般方法,再结合家电业的具体情况设定中国家电的绩效评价方法。中国家电业是一个快速成长的竞争高度激烈的行业,规模收益成本递减明显,产品的研发、生产、营销的同质化比较严重,很多企业挣扎在生存边缘,所以我们选择发展能力、获利能力、增值能力(大于股东期望回报的能力)作为公司业绩的评价的三个指标。先计算这13家企业的连续10年的每年的三大财务指标值:1)主营收入增长率(CAGR%)(发展能力),2)主营收入净利率(EAIT%)(获利能力),3)企业经济增值率(EVA%)(大于股东期望回报的能力),再将三大财务指标值各自评价打分后再加权平均,最终得到13家企业的连续10年的每年的共计130个业绩分数。 为了计算这130个业绩分数同这些企业的驱动因子之间的关联关系,先分析了目前中国企业广泛认可的驱动因子,然后再缩小到对家电业影响最大的产业阶段,产权结构,…,市场地位,服务满意度等10项驱动因子。由于选定的10个驱动因子大部分直接找不到变量来表示它,所以我们采用两种方法,第一种为代理变量,如用行业的平均利润率代表产业生命周期的发展阶段:第二种为专家评价变量,如某企业的产品力用9(强)、3(一般)、1(弱)来表示,当然该值通过访谈多位业内专家后得出。 得出各驱动因子的量值后,再用线性回归法计算出它们之间的函数关系,即得出计算公式业绩=f(产业阶段,产权结构,……,市场地位,服务满意度)。再根据各因子的P值判断出产业阶段、相关择时多元化、差异程度、产品力、技术力量为显著因子,产权结构、企业文化影响程度、市场地位、服务满意度、人才竞争力不是显著因子。 实证结果发现,格力、海尔、美的、厦新在以上5个显著因子上表现较好,在13家企业中业绩排名前4名,其它9家企业在以上5个显著因子上整体表现一般或较差,它们的业绩则一般或较差。 从逻辑上看,用本方法计算的驱动因子只是绩优企业的部分驱动因子,非该企业绩优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而且,由于企业管理的复杂性和影响因素的复杂性,可能在初始设定时就漏掉部分重要因子,而导致结论偏差更大。这是本文的局限性所在。 无论如何,在家电行业中胜人一筹的公司坚守这5个显著因子,保持了10年的优秀业绩。希望本文的研究结果对市场化竞争行业的企业的管理也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其他文献
钢材市场自2004年呈现供需两旺,带来钢材行业竞争异常激烈。每个钢材生产加工企业为在钢材市场上占领一席之地,制定自己企业的经营战略目标。属于钢材行业的LH型材公司意图抓
本研究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电子信息行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研究,对影响电子信息行业多元化经营决策的影响因素和决策方法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电子信息行业多元化经营决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企业间的竞争的方式正在发生重大转变,企业开始由零和竞争转向合作竞争,即合争,它是在以实现企业间“双赢”为根本目的的前提下,在相互竞争的同时谋求相互间的合作伙伴关系。这种合作不仅体现在产业链的上下游企业之间,原本相互竞争的同行之间也开始了相互间的交流和合作。 而产业集群正是企业出于共同减少运输成本、共享公共设施、减少信息失真和不确定性风险等目的,以企业为基础
本文从企业并购和企业文化的涵义着手,分析了企业文化及在企业并购过程中的文化冲突,研究了企业文化整合的模式和途径,并进行了案例分析,探讨了我国企业并购中的文化整合的对策和
本文首先分析国内的建筑工程在国际化和规范化的背景下,中国建筑行业高速发展中合同管理出现的新的机遇与问题,着力对处于高速发展的轻钢结构建筑工程中的合同管理进行研究。主
本文运用现代项目管理的理论和方法,详细地探讨了施工型项目中,项目经理的责任、权力和利益,试图通过对施工企业对项目经理授权、控制和管理的研究,来激发项目经理的内在驱力,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