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体育赛事对城市品牌形象的影响研究 ——以成都马拉松为例

来源 :成都体育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SM02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大型体育赛事的不断产业化和商业化的背景下,举办大型的体育赛事不仅是各国之间的竞争,也逐渐成为各个城市之间提升竞争力的一种新模式。政府通过引进和举办体育赛事来提升城市知名度、品牌形象和综合竞争力,从而来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基于CIS理论来讨论大型体育赛事对于城市品牌形象的影响,运用了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分别从城市视觉形象、城市行为形象和城市理念形象三个维度去研究,且以成都市举办马拉松对城市的品牌形象研究为案例,探究大型体育赛事对城市发展的有利因素,从而通过大型体育赛事来提升城市的品牌形象力,也为城市创造更多的可能。研究结论如下;1.城市马拉松赛事的举办对于举办城市的基础性设施建有推进作用,优化城市整体发展战略。2.展示城市的文化特色,提升城市品牌知名度。成都马拉松赛事改变了成都这座城市的气质,深化体育文化,改变着成都人民的生活方式。这四年来,“像成都人民那样生活”成为热门网络词汇,“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榜首的称号,都离不开体育的贡献,四年间成都的跑步者数据不管是在时间频率上还是路程上都高于了北上广一线城市的平均水平。这也说明城市马拉松改变着一个城市的体育理念,深入到民众心里。这也说明城市马拉松改变着一个城市的体育理念,深入到民众心里。3.城市大型体育赛事的举办会相应的聚集大批赛事相关人员,让举办赛事的城市可以获得持续的关注,让各个地区的人乃至世界去了解这个城市,从而来提高城市的曝光量,提升城市的自身形象。同时,城市的知名度也会相应的提升,在大众心里留下深刻的印象,这就是成马奔跑的意义,也是成都奔跑的意义所在。4.不同年龄段人群的成都马拉松赛对城市视觉形象影响中城市基础设施的影响方面,存在差异,表现为60岁以上年龄段人群同意指数低于其他年龄段人群的同意指数;不同学历人群的成都马拉松赛对城市理念形象影响中城市精神的影响方面,存在差异,表现为硕士及以上学历人群同意指数高于本科及以下学历的人群;不同性别人群的成都马拉松赛事对城市行为形象影响中政府行为的影响方面,存在差异,表现为女生同意指数低于男生的同意指数。
其他文献
随着旅游歌曲影响的不断扩大,学术界已对其进行了大量研究,主要集中在旅游歌曲的创作、作用与功能以及对旅游地的形象塑造与传播等方面,对旅游歌曲本身的文本内容分析以及对具体区域的意象建构分析的研究虽有涉及,但还未进行过多探讨。而旅游歌曲能否真正发挥其效果,其歌词文本中所建构的区域意象发挥了重要作用。云南作为中国旅游歌曲较为丰富和运用旅游歌曲推动区域旅游发展较为成功的地区之一,对其旅游歌曲的专门研究却很少
进入21世纪,伴随着我国经济的腾飞,我国建筑业发展迅猛发展,建筑能耗占比迅速增长,其环境影响日益得到关注。建筑节能和低碳建筑成为热点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大量建筑未到使用寿命期就被拆除,浪费大量资源,同时对环境造成巨大影响。建筑业的高质量发展成为企业自身和社会发展的强烈要求。房地产项目的施工阶段是质量控制最为重要环节。本文从项目整体角度出发,以育梁道项目为例,对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进行研究。首先
自2012年以来,“全科教师”一词在我国的教育部文件中频繁出现。2014年,在教育部颁发的《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文件中首次提出了小学全科教师培养计划。农村教育一直以来都是国家重点关注的对象,是我国基础教育事业发展的首要任务。农村小学教师是基础教育发展的支柱,教师的专业素质是教师质量的重要体现。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发现针对农村小学全科型教师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内涵的界定、培养模式、教学模式等方面,对专业素质
在我国当前的市场大环境之下,我国的中小微企业一直都占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中小微企业也是推动我国市场经济持续蓬勃发展的重要力量。但是在很长一段时间以来,融资困难和融资渠道单一等难题都阻碍了中小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的诞生,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提供了一个全新的途径,新三板市场也成为继主板市场和创业板市场之后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资本市场补充环节。截止到2018年12月31日为止,
本文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分析生产性服务业与农村家庭收入竞争力的提升。首先分析了农村家庭收入竞争力现状,提出静态比较优势理论已与中国农村家庭收入竞争力提升的客观要求相惇的事实。在此基础上应用了基于结构软化的动态比较优势理论,结合政府出台的居民创收政策来分析对我国农村家庭收入竞争力的提升路径。具体研究内容如下:第一,提出了基于产业结构软化的动态比较优势理论。当农村地区的人口红利和资源优势逐渐消失时,如果
生态文明建设关系人民福杜,关乎民族未来,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内容,生态文明教育是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提与基础,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建设的接班人,也应该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提高大学生生态文明建设能力,使其成长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与生力军。本文主要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了解内蒙古地区呼和浩特市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现状,并对其进行分析研究,从问题入手,提出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具体建议与对策。本文主要由四部
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城乡之间要素流动的加速,村庄空心化现象日益严重,村庄空心化带来了农村经济、社会、政治等一系列要素的变化,既促进了农民收入的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出现了农业产业衰落、基层民主虚置、农村文化建设滞后等不良现象。与此同时,国家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新时期工作的重点,并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扶持“三农”的发展。如上的一系列环境的变化为我国的乡村治理带来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出了汉语拼音教学的新概念。汉语拼音教学不仅是帮助学生识字的重要途径,还有助于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和阅读能力。本研究以江苏省泰州市S小学为例,通过学生问卷调查、教师访谈、学生访谈、拼音测试等方法,对小学的汉语拼音趣味教学进行了实践研究。本文认为,目前小学汉语拼音教学中存在以下几个问题:首先,学生的学习基础参差不齐、学生学习拼音的起点存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那些曾经活跃在六七十年代的老工业厂房逐渐退出历史的舞台,有些工业场地被遗弃甚至是惨遭破坏。随之出现了人口膨胀、资源短缺以及生态环境恶化等“城市病”问题,这些都是现如今急需尽快解决的难题。近些年,国家开始尝试对各个城市中工业废弃下的厂区进行改造与再利用,并且出台了引导城市空间健康发展的新理念。“城市修补”来源于“城市双修”这个理念,即生态修复,城市
金庸小说在华语圈外的不理想传播,有读者品味、出版商社和文化差异等外部因素的原因,但也与武侠小说的核心-武侠文化-这一对西方读者来说较为陌生的文化观念在跨文化传播中的译介有关。英语读者对中国武侠文化知之甚少,而武侠文化又恰好是构成金庸小说核心的部分,无法理解武侠这一观念及其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读者便无从欣赏武侠小说这一中国独有的文学类型。本研究以金庸小说《射雕英雄传》的英文译本Legends o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