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从乔治·斯坦纳的阐释运作角度研究蓝诗玲(Julia Lovell)的英文译作《〈阿Q正传〉及其他中国故事:全鲁迅小说英文集》。作者尝试从四个阶段对蓝诗玲翻译鲁迅小说进行剖析。论文主要由以下两部分构成: 第一部分,追溯阐释学的历史以及与翻译的联系,全面而深入挖掘并适当调适乔治·斯坦纳所提出的“阐释运作”。此外,在文献综述中,作者总结了鲁迅小说及其英译以及目前小说英译的研究状况。 第二部,基于“阐释运作”的四个阶段,本文以研究鲁迅小说的蓝诗玲译本为核心。在第一阶段“信任”中,本文探讨蓝诗玲对于原作的信任以及外部信任;“入侵”阶段涉及译者的文化意识和潜在偏好对于理解原作的影响;第三阶段“吸纳”重心放在对意义和形式的吸收上;在最后阶段“补偿”中讨论了蓝诗玲为补偿译文所做出的尝试。在具体的分析过程中,作者还引用了杨宪益夫妇的鲁迅小说英译本进行对比研究。 通过深入分析,作者发现适度调适的“阐释运作”对翻译实践更具解释力。其次,鲁迅小说在蓝诗玲翻译过程中经历了变形,其背后原因是译者的主体性。最后,蓝诗玲所采用的补偿策略能够有效恢复译文的平衡。 本文希望为以后从阐释学角度研究翻译提供一点参考,与此同时,激发对鲁迅小说翻译研究和蓝诗玲的其他译作研究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