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壤的盐碱胁迫是降低农作物产量的主要环境因素之一。因此,研究和培育耐盐碱植物,对综合开发利用盐渍土壤、提高农作物产量意义重大。玉米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玉米是对盐分中度敏感的作物,耐盐性差。因此,培育耐盐玉米品种具有重要的意义。B73玉米自交系是一种广泛应用于转基因研究的受体品种,通过基因工程手段将耐盐碱基因BADH (Betaine aldehyde dehydrogenase,甜菜碱醛脱氢酶)导入B73玉米自交系,培育出耐盐碱的B73玉米自交系,进而以期与高产玉米品种杂交,从而获得既耐盐碱又高产的玉米品种。本研究利用基因枪轰击法将克隆自新疆盐碱滩上生长的异苞滨藜植物的耐盐碱BADH基因用基转入B73玉米胚性愈伤组织,以bar基因作为筛选标记,利用加入双丙胺膦的选择性培养基筛选转化愈伤,对T0代、T1代植株进行分子检测和抗性检测,获得了具有耐盐碱特性的转化植株,并得到转BADH基因种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构建了含有ubi启动子的p3300-ubi-BADH植物表达载体;2、确定了B73玉米胚性愈伤组织的双丙氨磷筛选压为2mg/L;3、用基因枪轰击法对B73玉米胚性愈伤组织进行转化,得到了196块抗性愈伤,58株再生植株,最终成活19株,有16株为PCR阳性植株,结实3株;4、通过对T0代转基因植株进行PCR检测和Southern Blot分析,初步证实了抗盐碱BADH基因已整合到玉米基因组中;5、通过对T1代植株进行抗盐生理指标检测,结果证明转BADH基因玉米的耐盐性有所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