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探寻了中药抗新城疫病毒的有效组分,为开发新型、有效、环保的中药抗病毒药物奠定基础。试验方法:收集治疗畜禽病毒病的中药处方,将出现频率高的4种抗病毒中草药(黄芪、黄芩、黄连、大青叶)作为提取有效组分的试验材料。将中药粉碎后用乙酸乙酯和乙醇浸提,提取物作为醇提物,将每种中药的醇提物浓缩干燥后经过硅胶层析柱分离后,收集20种不同极性的洗脱组分,再次浓缩干燥,作为抗病毒所需筛选的药物。利用Marc145细胞建立抗新城疫病毒的细胞筛选模型,设立预防组、治疗组、自愈组和空白对照组。预防组:细胞培养20h后更换含适量预防药物的维持液,继续培养8h后感染新城疫病毒,再培养22h后利用MTT染色法测定结果;治疗组:细胞培养28h后与预防组、自愈组同时感染新城疫病毒,继续培养8h后更换含治疗药物的细胞培养液,再培养14h后测定结果;自愈组:在细胞培养28h后感染病毒,用维持液代替用药处理;空白对照组:用维持液代替病毒感染和用药处理。观察细胞病变及死亡状况,利用MTT染色法测定结果。MTT染色法能定量检测细胞的增殖活性,来间接反应药物的抗病毒效果。为此我们将MTT作为细胞培养物中病毒增殖情况的指示系统。试验结果如下:1.中药活性组分的提取:使用200-300目的硅胶进行硅胶柱层析,成功从黄芪、黄芩、黄连、大青叶的醇提物中分离出共80种不同极性的组分。2.建立抗病毒模型:利用Marc145细胞感染新城疫病毒,感染后22h出现明显的细胞病变,建立了抗病毒药物筛选模型。3.活性组分的抗病毒效果:黄芪提取物中预防组有4种组分对病毒具有抑制作用,OD值均与接毒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治疗组中有5种组分抑制效果明显,且OD值均与接毒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表明黄芪的醇提取物中有些组分有显著抗病毒作用。黄芩提取物中预防组有5种组分对病毒具有抑制作用,其中16号组分OD值与接毒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其它4种组分OD值与接毒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治疗组中7号组分OD值与接毒对照组差异显著,其他5种组分抑制效果更明显,OD值与接毒对照差异极显著(P<0.01)。表明黄芩的醇提取物中有些组分有显著的抗病毒作用。黄连醇提取物中预防组有4种组分对病毒具有抑制作用,其OD值与接毒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治疗组中有3种组分治疗效果明显,OD值与接毒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表明黄连的醇提取物中有些组分有显著抗病毒作用。大青叶醇提取物中预防组有3种组分对病毒具有抑制作用,OD值与接毒对照差异极显著(P<0.01)。治疗组中有4种组分对新城疫病毒有治疗效果,OD值与接毒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表明大青叶的醇提取物中有些组分有显著抗病毒作用。试验结果表明,利用Marc145细胞所建立的筛选模型能够有效筛选出中药的抗病毒有效组分,利用活性组分筛选模型分别从黄芪、黄芩、黄连、大青叶等中药醇提取物中筛选出多种具有明显抗病毒作用的活性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