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教学领导力的探究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chie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三十年来,各国学者在教师教学领导力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依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首先,在研究对象的选取上,多局限在校长身上,而教师作为教学领导力的主体还没有引起学界广泛关注,其本质内涵和构成要素等理论还没有得到充分的研究。其次,现有教师教学领导力的相关研究,研究方法上大多采用定量研究,质性研究方法很少,特别是用质的研究方法的叙事研究,深入到教师个体生活中,把他们的经历以叙事的形式展开少之又少。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生涯的提前准备期,是学生智力和思维发展的关键期,小学教师是义务教育阶段的中流砥柱,因此对小学教师教学领导力进行研究显得非常重要。根据教师教学领导力个体差异性、内隐性和情境性的特点,本文采用叙事研究的方法对研究对象教师教学领导力经验进行梳理,选取三位教师作为研究对象意在总结三位教师教学领导力经验的共性。深入到三位教师生活和工作中,“倾听”她们教学领导力发展的特殊经历,并对其同伴教师进行了开放式访谈。通过聊天式访谈、参与式观察,试图梳理出其教学领导力形成和特点,以及这种教学领导力是如何发挥的,分析三位教师教学领导力发展的影响因素,并据此提出小学教师教学领导力的提升策略。以期让一线教师对教师教学领导力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同时为小学教师提升教学领导力提供参考,希望小学教师教学领导力的培养问题,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绪论部分介绍了研究问题、目的、意义及创新点,梳理了国内外教师教学领导力的相关文献,并从研究方法、思路、对象的选取等方面对研究设计进行了阐述。首先,第一部分,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界定了“领导力”、“教师领导力”、“教学领导力”、“教师教学领导力”四大核心概念,阐述了研究中所运用到的分布式领导理论、教师专业发展理论、领导力五力模型等理论知识。其次,第二部分是从教师的职前教育期、适应发展期、稳固期三个阶段来重现教师教学领导力的形成。再次,第三部分分析出研究对象教学领导力形成的特点主要是:“仁爱性”特点,“激励性”特点和“合作性”特点。再次,第四部分主要从教师教学领导力的五个维度阐述了研究对象教学领导力的发挥:教师教学前瞻力,主要表现为教师教学目标的把握和共同愿景的建立;教师教学决策力,主要表现为教师的教学机智;教师教学控制力,表现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自我控制、良好氛围的营造和对课堂秩序的控制;教师教学感召力,表现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亲和力和言语的表达;教师教学影响力,表现为教师的激励力和榜样力。再次,第五部分通过整理和分析资料得出,影响研究对象教学领导力发展的因素主要来自三个方面:教师的个人特征是内部动力,包括对学生的热爱、拥有主动反思意识、坚持终身学习的信念等;家庭的影响是精神支持;团结奋进的校园文化是文化滋养,包括来自校长的支持、学校制度文化环境的建设、同伴教师的引领和帮助、校际联合教研等。最后,通过对研究对象教学领导力的梳理,提出小学教师教学领导力的提升策略:一是激发教师积极的职业情感;二是提高教师自主发展能力;三是加强校长对教师的支持;四是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五是创设校际协同合作文化。
其他文献
目前,互联网以及电子商务高速发展。为了开拓新市场,企业纷纷开辟直销渠道,形成了直销渠道与零售渠道并存的双渠道销售模式。同时,消费者消费观念发生转变,顾客在购买产品的同时更加注重产品的售后服务。因此,为了获取更多的利润,企业往往在售卖基本产品的同时,售卖相应的延保服务。目前延保服务业务发展迅速,已经成为企业获取利润的重要来源。本文综合考虑上述情形,在前人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构建制造商拥有双渠道并且自主
数字化工厂是智能制造的重要组成部分,生产系统仿真可以对工厂的生产线布局、工艺流程进行预规划,并进行分析、评估及验证,及时发现设计中的不足进行修正和优化。由于工业机器人的速度、重复定位精度、可靠性等性能的提升,在生产制造领域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对机器人参与的智能生产线事先进行仿真模拟,可缩短制造周期,增强市场竞争力。本文针对生产线中的逻辑控制等需求,研究生产线仿真平台设计与实现中的关键技术。针对生产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不断推进,中国已成为亚洲最大的国际学生留学目的国,近年来上海外国留学生的数量呈逐年增加的趋势,然而留学生群体在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仍位于相对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重大理论创新,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认识的深化和拓展。是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
本文以黑龙江大学为例,基于黑龙江大学成为省部共建高校的最新发展条件,以实现“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黑大梦”并对省内各大高校产生辐射效应为最终目标及着手点,以党的十八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