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问题的实证研究——基于分行业视角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ng_951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制造业在中国经济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技术创新对于制造业来说尤其关键,特别是在如今低端制造业逐渐转移东南亚,中国制造业不可能再以“世界工厂”为发展方向的环境下。如今我国的制造业发展面临转型升级的新局面,技术创新是必须重视的环节。研究技术创新效率能一定程度上反映我国制造业目前的创新能力,并为制造业技术创新的发展提供一些建议。  通过回顾相关文献,本文将制造业技术创新分为知识创新和产品创新两个阶段分别研究,相对于将技术创新视为整体的研究方法,这种做法能更清晰的探明我国制造业技术创新的优势和不足。本文使用2005-2014年我国制造业28个行业的面板数据,运用DEA模型及DEA-Malmquist指数模型进行行业间的横向对比和时间跨度的纵向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制造业的技术创新效率并非很理想,且行业间差距较大。从阶段效率来看,知识创新效率要高于产品创新效率,拉低产品创新效率的主要因素是规模效率较低。知识创新效率和产品创新效率的增长率每年波动,一定程度上受经济环境和政治环境的影响。从整体上看,我国制造业的技术创新效率有小幅增长。从行业来看,轻纺织制造业和低技术含量制造业的技术创新效率相对较高,但增长率较低;机械制造业工业和高技术含量制造业的技术创新效率相对较低,但增长率较高,但也有个别例外。这是我国制造业技术创新发展还不成熟的表现。  本文第一章绪论部分简要介绍了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回顾了研究现状并说明本文研究内容;第二章通过回顾技术创新、产业发展等相关理论为本文研究建立理论指导;第三章和第四章实证研究部分构建了两阶段串联的投入产出指标体系和两阶段串联的DEA模型,并对相关数据的选取和处理进行说明,之后结合Malmquist指数方法测算和分析了我国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的现实状况。第五章结论与研究展望部分,该部分列出了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并从产业发展的角度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给国家制定产业政策和企业制定创新战略提供一定建议。最后还总结了本文的可改进之处,并说明未来可以进行深入研究的问题和方向。
其他文献
课堂教学是德育的主渠道.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这是数学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作为数学教师理所当然要承担起教书育人的光荣
摘要:高中化学具有较多的知识点和不同的知识板块,被部分老师称为“理科中的文科”,是一门极具特色的学科。许多高中生在学习化学的时候难以消化大量的知识点,不能够将这些知识点结合起来,构建新的知识体系,因此难以提升自身的化学水平。事实上化学知识体系的构建在学习的过程中非常重要,作为一种自我探索、自我完善的学习方式,是对知识的整理归纳以及对比分类,也是对自身知识点的深入总结和进一步地了解区分。简单点说,这
Nowadays,considering of globalization,Institutional communication is changing in Togo.Corporate communication is the composition of several communication initia
校园文化建设应遵循“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特色鲜明,和谐统一”的原则,构建具有教育特色的校园文化;以学生为主体,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每个环节,积极探索
在课改的发展下,教师要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激发学生的思维,从而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对于高中化学课程来说,其课程难度比较大,教学任务量多,传统的教学模式无法提高教
现代技术在不断发展建设的过程中,时代也正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当前世界范围内已经全面迈入“互联网+”时代当中,而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各行各业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和
古人说过这样的话:“得其法者事半功倍,不得其法者事倍功半”.语文的教学也要讲究方法,以前教学时,我们认为教学是教师的事,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的任务就是听课、被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