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为探讨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及Wnt(果蝇无翅基因Wingless与插入基因Int-1的缩合)信号通路是否在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lymphoma,NHL)发生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一定作用,对EB病毒基因编码的潜伏膜蛋白LMP-1(latent membrane protein 1)、Wnt信号通路中的β-环连蛋白(β-catenin)及原癌基因c-myc进行检测,并分析三者之间可能存在的相互关系。方法:选择病理诊断明确且资料完整的NHL90例,其中B细胞淋巴瘤74例,T细胞淋巴瘤16例,采用免疫组化SP9000法检测LMP-1、c-myc、β-cat三项指标,同时选择12例反应性增生的淋巴结作为对照。结果:90例NHL中LMP-1阳性14例,阳性率15.5%,其中B细胞淋巴瘤8例(10.8%),T细胞淋巴瘤6例(37.5%),各发病部位LMP-1的阳性表达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c-myc阳性75例,阳性率83.3%,其中B细胞淋巴瘤64例(86.5%),T细胞淋巴瘤11例(68.8%),c-mycⅡ-Ⅳ级的例数占NHL总数的45.5%(41/90);β-cat阳性9例,阳性率10.0%,其中B细胞淋巴瘤7例(9.46%),T细胞淋巴瘤2例(12.5%);12例反应性增生的淋巴结c-myc阳性6例(50.0%),未见LMP-1和β-cat的阳性表达。LMP-1、c-myc和β-cat在NHL各组之间阳性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除LMP-1、β-cat外,仅c-myc在NHL和反应性增生的淋巴结之间有显著性差异(确切概率p=0.0319,p<0.05)。EB病毒LMP-1的表达对c-myc蛋白的表达有显著性影响(x~2=61.00,p<0.001);同时c-myc蛋白的表达对β-cat的表达也有显著性影响(x~2=62.23,p<0.001);而EB病毒感染对β-cat的表达无影响(p>0.05)。结论:EB病毒LMP-1和c-myc的阳性率均高于反应性增生的淋巴结,提示EB病毒感染及原癌基因中文摘要c一myc的激活均与NHL的发病有关;同时EB病毒感染对。一myc的表达有显著影响,提示EB感染细胞后其编码的LMP一1可促进细胞的增生和转化,经过信号传导及附加的基因突变,最终可激活并促进c一myc的高表达,导致NHL等相关疾病的发生。研究结果还发现c一myc的激活对Wnt通路中p一cat的表达有显著性影响,表明c一myc作为Wnt信号通路中的靶基因,可能与p一cat协同参与NHL的发生发展。由于EB病毒的感染对p一cat的表达无影响,表明二者在NHL中的发病过程中无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