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在研究316L奥氏体不锈钢晶间腐蚀中的应用

来源 :兰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gnjq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扩散连接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材料连接方法,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和核电领域,特别对近年来发展迅速的微化工机械系统封装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奥氏体不锈钢,凭借其优良的耐腐蚀性能和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成为制备微型换热器和微型反应器的首选材料。考虑到微化工系统中介质的腐蚀性以及扩散连接技术的特殊性,研究奥氏体不锈钢及其扩散连接接头的腐蚀性能对于微化工机械设备的可靠性就显得十分重要。  电子背散射衍射(Electron Back-scattered Diffraction,EBSD)技术通常利用电子背散射衍射花样,快速、准确地完成晶体取向的测定以及相的鉴定,它是分析材料晶界特征分布的强有力工具。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有:  (1)对316L不锈钢母材进行1100℃下不同时间的固溶处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经过1100℃(水冷)的固溶处理后,奥氏体不锈钢的晶粒尺寸随着固溶处理时间的增加而不断长大,固溶处理时间从0.5小时增加到3.0小时的过程中,晶粒尺寸变化明显,与原始母材的晶粒平均直径46μ m相比较,仅在固溶处理半小时后晶粒平均直径就变为55μ m;通过200倍的金相电子显微镜观测到晶粒长大明显,应用金相显微镜中的晶粒评级软件评定了固溶处理后各试样的晶粒平均直径分别为55μ m(1100℃/0.5h)、77μ m(1100℃/1.0h)、89μ m(1100℃/1.5h)、110μ m(1100℃/2.0h)、145μ m(1100℃/2.5h),173μ m(1100℃/3.0h),而316L不锈钢扩散连接接头的晶粒平均直径为220μ m,扩散连接接头的晶粒远大于母材和固溶母材的晶粒,说明在扩散连接过程中压力对于晶粒的长大起了作用。  (2)对316L不锈钢原始母材、固溶母材及其扩散连接接头试样进行650℃下不同时间的敏化处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同种固溶母材随着敏化时间的增加,其晶界析出物逐渐增多;敏化时间相同的条件下,固溶时间不同的母材,随固溶时间的增加,其晶界出现析出物所需的时间延长;相比较下,母材在相同敏化条件下,保温100小时后已完全敏化,而扩散连接接头试样始终未观测到可辨别碳化物析出。  (3)采用EBSD法研究316L不锈钢原始母材、固溶母材以及316L不锈钢扩散连接接头的晶界特征分布对316L不锈钢晶间腐蚀敏感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相比原始母材和固溶母材,扩散连接接头含有更高比例的低∑-CSL晶界;随着低∑-CSL晶界比例的提高,316L奥氏体不锈钢的抗晶间腐蚀性能提高,扩散连接接头的抗晶间腐蚀性能明显优于母材。这是因为低∑-CSL晶界的大量分布破坏了随机晶界的网络连通性。
其他文献
气动汽车动力系统使用压缩空气做为动力源,利用车载气罐存储的压缩空气的压力能膨胀转化为机械能驱动汽车行驶,是零排放的绿色汽车。但压缩空气的储能密度较低,相对于汽油等燃料
肌腱/韧带损伤是一个非常常见的临床问题,约占骨科病例的一半左右。目前的治疗方法主要停留在理疗、手术缝合以及自体、异体或假体移植阶段,虽有一定疗效,但作用有限,有待于
本文针对锅炉受热面积灰和结渣污染危害严重的普遍现象,以某300MW机组锅炉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有关电站锅炉受热面积灰和结渣在线监测、吹灰经济性分析和优化吹灰模型的研究工
学位
本文主要研究反应性化学物质的热自燃化学动力学及其热危险性的实验评价方法.本文研究了反应性化学物质热自燃危险性评价的理论基础—热自燃理论,对均温及非均温系统下热自燃
本文主要分析了不带加强环的单层单波Ω形及单层单波U形膨胀节在内压作用下的最大载荷、在轴向力作用下的最大载荷以及能承受的最大轴向位移,并按照分析设计标准对两者的承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