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三维MXene复合结构的太赫兹吸波材料

来源 :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chsky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些年来,太赫兹技术发展迅速,已经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重视与关注。由于太赫兹波具有低能量特性、相干性好、成像分辨率高等诸多特点,在雷达隐身、安检成像、无线通信等方面彰显出十分重要的应用前景。并且,随着电磁技术的快速发展,对高吸收效率、宽频带范围的太赫兹吸波材料的需求也在日益增加。目前,太赫兹吸波材料主要遵循厚度薄、质量轻、吸收带宽大、吸收强度高四个要点。然而当下大多数的太赫兹吸波材料或多或少的都存在制备成本高昂、表面反射较强,吸收带宽较窄、吸收强度较弱、力学性能较差、材料稳定性不佳等缺点,难以有效地投入实际的应用之中。基于以上背景,本文开展了基于MXene材料的具有大宽带、高吸收强度、低成本及超疏水功能的太赫兹吸波材料的研究,其具体研究结果如下:首先,本论文研究及探讨了基于二维MXene纳米材料的太赫兹薄膜吸波材料。利用MXene二维纳米材料的高导电性和高比表面积等特点,通过抽滤的方法制备得到了具有数微米厚度的MXene薄膜材料。同时,利用太赫兹测试系统证明了MXene薄膜具有一定的太赫兹吸收率(平均吸收率约为50%左右)和几乎为零的透射率,有效证实了MXene薄膜是一种吸收相对较弱的太赫兹波吸收材料。接着,为了能更好地提高吸波材料的太赫兹吸收效率,我们利用浸泡方法将MXene溶液与聚氨酯泡沫混合,制备了一种基于MXene的海绵泡沫(MSF)吸波体。这种泡沫吸波材料具有诸多优点,例如:极强的弯曲性、较轻的质量密度、超高的吸收率、低廉的制备成本、简单的制作工艺等,凸显出了极高的实用价值。同时,通过对比不同MXene纳米片负载量、不同孔径和不同厚度这三个变量,最终证实得到了在0.3 THz至1.65 THz频率范围内,厚度为2 mm、每英寸孔径(ppi)为50 ppi的MXene多孔吸收泡沫对太赫兹波的吸收效果最佳,实现了高达99.99%以上的太赫兹吸收率,以及低至0.00003%的反射率。有效证实了我们制备的MSF泡沫是一种兼具宽频带、强吸收作用的太赫兹吸波材料。最后,为了进一步提高吸波材料在多雨、多冰等恶劣环境下的使用寿命和吸波性能稳定性,我们利用不同种类硅烷偶联剂和二氧化硅颗粒对MSF泡沫进行疏水改性处理,最终得到了既具有超疏水特性(疏水角大于150°,滚动角小于10°)又兼顾高吸收效率(高于99%以上)的太赫兹泡沫吸波材料。
其他文献
近年来,伴随着对可移动和轻便柔性器件的需求,人们对开发柔性器件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有着巨大的兴趣,其中在能量储存领域、生物医学领域、仿生领域等,人们已经有着较为深入的研究。柔性器件相关技术的发展和革新也势必会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然而,目前鲜有关于柔性器件在瞬态传热方面的报道,柔性器件导热性能差的问题却一直阻碍着柔性器件进一步向轻型化、小型化、高集成化发展。本文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两种解决方案:一种是降
当今世界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对数据传输提出了更大的要求。太赫兹频段拥有大量未使用的频谱资源,且传输容量大,速率快,太赫兹通信研究从而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而对太赫兹天线的研究是太赫兹通信研究至关重要的环节。片上天线是为了解决太赫兹通信系统集成收发问题。但是目前太赫兹片上天线存在着带宽窄、辐射效率低以及实际增益低等相关问题。如何提高太赫兹片上天线的性能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研究利用人工磁导体(A
近年来随着相控阵技术在军用雷达以及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广泛应用,多功能收发芯片作为相控阵系统中的核心部件,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多功能收发芯片主要实现上下变频,幅相控制以及信号收发等功能。之前大多数的多功能芯片由Ga As工艺来制造,但随着硅基工艺的特征尺寸逐渐缩小,硅基工艺本身易于数字芯片相兼容,成本低等优势就渐渐吸引了人们目光。最近几年越来越多的研发人员致力于使用硅基工艺实现多功能收发芯片的高度集
Ad-hoc作为不需要固定基础设施就可以迅速组网的通信网络,可以满足应急通信等特殊场合的通信需求,具有很强的灵活性。随着近年来通信技术的发展,Ad-hoc网络具越来越高的保密性,且具有网络节点众多、频率随机跳变、时间随机跳变等特性。这种无中心、扁平化柔性组网和集群化的特征给Ad-hoc的电磁频谱管理和频谱安全分析带来一定的挑战,因此针对Ad-hoc通信信号的监测以及节点关联关系的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太赫兹波所处的电磁频谱位置让其有了宽带、瞬态、低能量和连贯性等特点。由于自然科学不断地发展以及进步,太赫兹频段的频谱信息资源这一被称为“太赫兹空白”的频谱,在经过几十年的积淀后,终于成为了当前科研的关键领域之一。在多个行业中,太赫兹技术都有着宽广的前景和光明的未来。太赫兹技术在太空探索、通信系统、医疗器械、信息技术还有新型材料这些领域之中都有非常巨大的开拓空间和科研意义。在太赫兹领域中,我国的研发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生物医学等领域越来越重视材料在P波段的电性能。表征材料电性能的重要参数为复介电常数。目前针对P波段复介电常数的测试方法主要有网络参数法以及谐振法。这两类方法在P波段的测试中都各有缺点,网络参数法的测试精度不高,谐振法的测试频点较少。而对于大多数液体材料、生物介质,它们的复介电常数在P波段随频率变化较为明显,一般的谐振法无法满足测试这类材料电性能变化规律需要更多测试频点的需求
太赫兹波指频率介于0.1THz-10THz之间的电磁波,介于毫米波与光波之间。随着技术发展,毫米波频谱资源日益紧张,太赫兹波在多个领域的优越性开始逐渐展露,因此太赫兹频段的频谱资源成了兵家必争之地,学术界掀起了对太赫兹研究的热潮。太赫兹混频器是太赫兹固态收发前端的核心器件之一,在太赫兹通信、成像等领域有重要的应用,是太赫兹技术的关键研究方向之一。本文基于平面肖特基二极管,对混频器的原理、结构以及设
太赫兹波在电磁波谱上处于微波与红外波段之间的特殊位置,具有其他频段电磁波所不具备的独特优势,其应用主要概括为通信、成像和频谱三个方面,在军事、安防、天文、生物医学等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备受世界各国的重视。由于自然界中缺少能对太赫兹波产生较强电磁响应的材料,太赫兹波的调控仍是一大难点。本文即针对这一问题,重点聚焦基于超表面的太赫兹波束调控器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设计了一种太赫兹完美反射超
随着时代发展,人们对通信应用场景的要求越来越多样化,多功能天线应运而生,例如多波束天线、极化可重构天线、频率可重构天线等等。近些年,液晶作为一种电可调谐材料进入天线研究者的视线,其特性适合可重构天线以及相控阵的设计。本文就基于液晶材料的电控天线阵为研究方向,重点研究内容包括连续扫描阵列天线与极化可重构天线。本文主要工作内容如下:回顾了在微波毫米波频段中基于液晶材料的移相器与天线的研究现状,并对各研
电磁吸波器作为常用的电磁屏蔽,电磁隐身材料,在天线暗室、通信测试、反侦查、抗干扰等各种民用、军用方面都有非常重要的价值与意义,近年来随着超表面的研究,结构式电磁吸波器也一同迅猛发展,学者们对电磁吸波器的工作带宽、结构剖面、极化、角度稳定性、多功能性、天线集成性等多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在这些方面取得了丰富的成果。此外还提出了多种吸波器的设计方法,目前常规吸波器的研究已经非常成熟了。然而大角度吸波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