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膜与胶体粒子相互作用的Helfrich理论研究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q5254567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物物理学是物理学与生物学相结合的一门交叉学科,是生命科学的重要分支.生物膜的相关研究一直以来是生物物理学研究的热点.细胞内很多基本的生化功能都离不开生物膜的参与,比如,DNA的复制、蛋白质的合成、分泌以及激素反应等.这些生物过程中有很多可以看作是大分子粒子与生物膜的相互作用,最显著的一个就是控制传输机制的过程,比如内吞和外排作用.实验上可以制取脂质双分子膜,并展成所需要的形状,这为研究一些重要的生物过程提供了一个平台.可见,研究生物膜与胶体粒子的相互作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Helfrich理论模型为研究生物膜与胶体粒子相互作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采用Helfrich理论模型研究了刚性球粒子和管状生物膜的相互作用.系统的自由能通过Helfrich理论中的表象参数(表面张力系数、弯曲能、吸附能)和几何参数来描述.将写出来的Helfrich自由能关于几何参数最小化,就得到了体系的稳定构型.  本论文基于Helfrich理论模型研究了单球形胶体粒子、双球形胶体粒子以及多个球形胶体粒子和管状生物膜相互作用体系中的各种稳定结构,并分析了体系的相变情况.主要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介绍与本工作有关的Helfrich基础理论.首先给出理论中生物膜的几何模型和能量模型,包括角弧长参数化、膜的表面张力能量、膜的弯曲能以及膜和粒子之间的吸附能等基本物理概念.以球形胶体粒子和管状生物膜为例,展示了如何得到体系的Helfrich能量,以及如何求解体系的稳定结构.  (2)利用正则方程将求得的体系的Helfrich哈密顿,转化成常微分方程组,并用打靶法对上述方程组进行了数值求解.  (3)计算单球形胶体粒子、双球形胶体粒子以及多个球形胶体粒子和管状生物膜相互作用体系中的稳定结构和相变情况.计算结果表明,对双球粒子和管状生物膜的相互作用,发现了他人的类似工作中所没有的一个新相,这个相以内接触角为特征,在新相的基础上讨论了与之相关的体系结构和相变特点等物理性质.在单球粒子和双球粒子体系的基础上,又进一步扩展到多球体系,通过对几何模型和能量模型的分析计算,得到了多球粒子可能存在的各种稳定结构,并得到了相边界随着球粒子数目的变化规律.本理论计算的结果,在实验上容易进行对比和验证,能够为相关的实验结果提供一定的理论解释,并对可能出现的实验结果给出建议.  第一章为综述,主要从总体上介绍了生物物理学的发展以及生物膜和胶体粒子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第二章介绍了Helfrich理论模型;第三章介绍了Helfrich哈密顿以及体系稳定结构的求解;在第四章中,给出了管状膜中嵌入球形粒子体系的各种稳定结构,并对相应的相变行为进行了详尽的分析.  
其他文献
天体的光度测量(简称测光)是指对来自天体在有限波段范围内的辐射流进行测量。通过测光,可以得到天体的视星等、色指数、光谱能量分布等重要的物理参量。通过对这些测光结果进行
自1983年发现以来,NdFeB永磁材料就因其优异的磁性能而发展成为一种重要的功能材料,广泛应用于电子、通讯、交通等领域。烧结NdFeB永磁材料是磁性能最好的永磁材料,但其本身存在
广播电视网络经过20余年的发展,为广播电视宣传提供了安全优质的传输渠道,为广大听众观众的视听文化生活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节目。同时,在互联网视频节目和移动终端迅速发展的
润湿性作为固体材料表面的一种重要性质,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它是由材料的微观几何结构和表面的化学组成共同决定的。目前,已经制备了许多超疏水和超亲水材料,但对于表面润湿
描述强相互作用的量子色动力学理论认为,自然条件下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夸克和胶子被禁闭在强子中,但是在极端高温高密条件下会解禁闭形成一种新的物质形态-夸克胶子等离子体(QG
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由于其制造成本低、柔性可卷曲、可以大面积制造和生产低污染受到了科研工作者的广泛青眯,现在已经有人提出把聚合物电池作为无机电池的替代品。本文在介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