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代进步与科技的发展推动着经济的蓬勃,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随之也在不断提高,日益增多的资产和琳琅满目的资产选择让越来越多的家庭必须面对一个问题——如何合理分配家庭资产?对于家庭,合理配置家庭金融资产不仅有助于家庭提高财产性收入,实现家庭生活质量的提升,同时也有助于家庭防范重大疾病等风险。对于金融机构,研究家庭金融问题可以深入了解家庭投资偏好和投资需求,争取优质客户,实现利润最大化。对于宏观经济,改善家庭金融资产规模和结构能够促进金融市场良性发展。文化程度与家庭成员的认知水平相关,直接影响到家庭行为和选择;健康水平是一个家庭幸福指数的重要影响因素,与参保情况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从文化程度和健康水平的角度对家庭资产选择进行实证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通过阅读文献,本文从相关性、影响机制及影响模型等方面归纳了国内外学者对家庭资产选择的研究,此外,还总结了年龄、婚姻状况、家庭收入等因素对家庭资产选择的影响。基于文献综述,通过分析,提出了理论模型和假设结论。实证部分,利用了2012年中国家庭金融研究调查问卷结果,以文化程度、健康水平为解释变量,运用Probit模型、Tobit模型分析其对家庭是否参与金融市场、金融资产占比的影响;运用Heckman两步分析法研究解释变量对家庭是否参与风险市场及风险资产占比的影响。并且,将年龄、家庭人口数、婚姻状况、金融知识、家庭收入情况等属性设为控制变量。此外,加入文化程度和健康水平的乘积项,再进行一轮相同的回归分析,以研究两者对家庭资产选择的联合效应。研究结果发现:文化程度对家庭是否参与金融市场、风险市场、资产占比均有显著影响,并对风险市场参与情况影响更大。健康水平、交叉项与家庭是否参与金融市场、风险市场无关,但是,若该家庭已经参与了市场,健康水平、交叉项对该家庭的资产占比均有显著影响,但影响较小。此外,对是否参与金融市场还有显著影响还有家庭人口总数和家庭风险偏好;对是否参与风险市场还有显著影响有家庭人口总数、金融知识、家庭月收入、家庭收入的稳定性、家庭风险偏好;对金融资产占比有显著影响的有对解释变量有显著影响的还有婚姻状况、是否学习过金融知识、家庭月收入;除当地GDP外,其余研究因素均对风险资产占比有显著影响。在最后的稳健性检验中发现:研究结论存在地域性差异;但以家庭持有股票市值代替风险资产占比、或去除财富排名前后10%的家庭,文中模型均通过稳健性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