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直铜互连成形中的应力研究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reenplasti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电子产业的高速发展,集成电路(IC)功能不断增强,晶体管比例也在不断缩小。然而,日渐缩小的半导体尺寸已经触及了纳米尺度的物理极限。更高密度化,更高集成化的需求给半导体制造业提出的新的挑战。为了延续“摩尔定律”,芯片立体堆叠式的三维封装形式逐渐走入研究人员的视野。通过芯片垂直铜互连技术将芯片堆叠起来以实现密度更高的集成电路、功耗更低的集成设备得到了研究人员的普遍认可。但是,铜互连中的应力问题会在制造工艺中造成很大的影响,从而引发铜互连的失效,是影响电子产品可靠性的隐患。因此应力的研究对于3D电子封装产品的可靠性和工业化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铜互连技术中的金属电沉积应力和热应力进行了一系列研究。我们以电沉积工艺窗口更为宽泛,更为环保高效的甲基磺酸盐电沉积铜体系为基础电沉积液体系,详细研究了加速剂-抑制剂-整平剂体系中各类添加剂对电沉积铜应力的影响;运用第一性原理和量子化学计算方法,对添加剂的吸附性能进行了分析;运用ANSYS有限元模拟软件和EBSD分析软件,对TSV通孔中铜在不同热处理温度下的应力和组织结构变化进行了研究。1、研究了电沉积铜溶液中添加剂对电沉积铜层内应力的影响。分别研究了加速剂(SPS)、抑制剂(PEG)和整平剂(JGB、2-MP和2-ABT)对电沉积层内应力、织构、表面形貌、晶粒尺寸以及电化学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电沉积液中的添加剂对电沉积铜的应力具有非常明显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加速剂SPS使电沉积铜层呈现压应力,抑制剂PEG使电沉积铜层呈现拉应力,并且这种影响几乎不随加速剂和抑制剂的浓度变化而变化。而整平剂对电沉积铜层应力的影响更为复杂:整平剂的种类和浓度都会对电沉积铜应力和织构产生影响。2-MP使电沉积铜呈现拉应力,2-ABT使电沉积铜呈现压应力,而不同浓度JGB会使电沉积铜呈现拉应力或者压应力。整平剂这种不同种类和浓度影响电沉积应力的性质,适和用于通过改变添加剂来实现对电沉积铜内应力进行调节的方法。2、研究了电沉积铜溶液中整平剂(2-MP和2-ABT)对电沉积铜层自退火行为的影响。运用密度泛函和第一性原理计算的方法,分析了2-MP和2-ABT的量子化学性质以及通过分子动力学方法计算其在铜的(111)、(200)和(220)晶面的吸附性能,解释了抑制剂对电沉积铜自退火过程影响机理。2-MP作为整平剂时,电沉积铜电沉积层的应力、织构、晶粒等性质在自退火过程中基本保持不变。相反,2-ABT作为整平剂时,电沉积铜电沉积层的应力、织构、晶粒等性质在自退火过程中均会发生明显的改变。两种添加剂在不同晶面的优先吸附性以及抑制或加速性,导致了电沉积铜晶面的生长分别呈现不同的织构。量子化学计算结果表明,2-MP吸附强于2-ABT,特别是2-MP中的硫原子。XPS结果也很好的证明了Cu(MP)电沉积层中含有的硫杂质数倍于Cu(ABT)的。2-MP的抑制性能以及电沉积层含有更高浓度的残留杂质阻止了晶粒在自退火过程中的长大,因此电沉积铜层在自退火过程中保持了组织结构和应力的稳定。同时2-ABT的加速性能和电沉积层含有更低的残留杂质使电沉积铜层在自退火过程中具有不同的变化。3、研究了不同温度热处理对100μm×13μm深宽比的硅通孔(TSV)中铜材料的影响。由于铜和硅的热膨胀系数相差大,400°C热处理条件下TSV会产生明显的铜挤出现象。有限元模拟结果表明:在热处理过程中,TSV通孔中的热应力主要分布在铜与硅的接触面附近区域,而且在孔口处的应力值最大;电沉积拉应力有利于缓解热处理过程中产生的热应力,但无法从根本上减小热应力的产生。EBSD分析结果表明:400°C退火处理后的铜热软取向的晶粒分布相比300°C退火处理后的铜有所减少,具有低能量的高稳定性的共格Σ3分布增加。这些结果表明,TSV中的铜在400°C退火处理后具有更强的在热应力情况下抵御塑性变形的能力。400°C热处理优于300°C热处理。因此,采用400oC高温热处理并附加CMP处理的工艺可能解决TSV制造过程中的铜挤出问题。
其他文献
本文依托宝钢快速加热镀锌模拟实验装置,以冷轧DP590为原料,利用金相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电子探针(EPMA)及拉伸实验等方法,研究了冷轧双相钢快速加热退火过程的微观组织演变机理及其对力学性能与烘烤硬化性(BH值)的影响,主要内容与结论如下:首先,研究了加热速率对冷轧双相钢DP590组织演变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加热速率增加,铁素体再结晶与奥氏体相变重叠,导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间收入差距日益扩大,由收入不平等所引发的社会经济问题吸引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然而对于经济不平等的客观描述并不能准确反映个体对于收入再分配政策的支持程度。也就是说,收入不平等程度高并不能代表个体偏好覆盖面更广的再分配政策,或者支持更高的所得税税率。从另一方面而言,个体对于再分配政策的诉求还侧重于个人观点或者偏好的表达,公众的意见表达应予以重视,理想的再分配政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一些在航空航天、国防、运载和能源等领域中起主导作用的关键零件,例如航空发动机的叶轮、诱导轮、汽轮机叶片等,对加工的效率、成形的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点铣相比,侧铣加工是一种高效、高精度的加工方法。但是,目前侧铣的研究侧重于采用圆柱、圆锥等标准刀具侧铣直纹面。然而,工程中的许多叶片类零件并不是直纹面。而且,外形轮廓简单的标准刀具难以侧铣形状日益复杂的非直纹面叶片。因此,将侧铣对
目的通过研究光学定位系统和内镜系统整合的关键技术,设计符合眼眶外科要求的数字化手术模拟软件,建立基于光学定位模式的内镜导航系统,完成样机制作,经安全性检测后开展临床试验研究。方法1.基于光学定位系统和内镜系统整合的关键技术的研究、整机设备研制和专用工具开发,建立内镜导航系统,完成样机制作,并进行精确性和稳定性分析;2.将内镜导航系统应用于正常眼眶参数测量、陈旧性眼眶骨折修复和甲状腺相关眼病眶减压手
结肠癌是世界范围内发病率列第三位的恶性肿瘤,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目前,化疗仍然是治疗原发性及转移性结肠癌的常用手段。然而,如何抑制结肠癌患者化疗后残存肿瘤细胞的再生长,防止肿瘤复发与转移,仍是医学界一大难题,也是导致化疗失败和病人最终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成为医药领域研究的重点。有关肿瘤化疗后再生长过程的机理研究虽有不少报道,但对于结肠癌化疗后肿瘤的再生长机理尚不明确,这方面的研究有待深入。本
随着人工智能与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社会初步构建了若干以人为核心的智慧城市,而人物身份识别与验证是智慧城市中重要环节之一。以人脸识别为核心的刷脸技术,因具有用户交互方便、准确率高、非接触式、适合远程核身等特点,成为当前被普遍看好的互联网安全保障技术。近年来,人脸技术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大幅度提升了识别与验证精度,甚至在某些数据集上超过了人类的表现,从而为该项技术的切实应用奠定了基础。目前,人脸
背景:长期以来,瘢痕的临床评估主要通过瘢痕量表的半定量分析来实施,缺乏有效的客观方法与指标来定量分析其形态与严重程度,这导致了瘢痕治疗手段得不到有效的评估,无法应用到临床实践中。本研究探索3D扫描在瘢痕中的应用。方法:采用加拿大Creaform公司生产的便携式高精度3D扫描仪,并同时采用该公司提供的扫描软件VXelements 4.0(Creaform)和计算软件Geo Magic Studio2
量子技术,比如量子通信、量子计算,具有经典技术所不具有的优势。但是,作为量子技术基本元素的量子态往往极为脆弱,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而丢失,而且量子态的制造和量子操作往往是概率性的。这种概率性使得远距离量子通信和大规模的量子计算很难被实现,除非有量子存储器将这些随机产生的量子态缓存并同步起来。在过去的十几年中,量子存储器在各种各样的光子存储方案中得到了研究。高存储读取效率、低噪音、长寿命(或者大
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是接受著作权人的委托代为管理其特定著作权的非营利性组织。其在知识产权专有性的基础上,增加了权利集合性,因此涉嫌垄断的可能性就更高,而如何对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进行反垄断规制就成为了一个重要问题。对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及其管理行为的分析是对其进行反垄断规制的基础,在确定其作为反垄断法规制对象的基础上,对其垄断行为进行类型化并通过对美国和欧盟在立法及实证考察方面进行分析归纳的前提下,发现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电子器件朝高密度、高集成化发展,推动了微电子产业的不断发展与壮大。键合技术作为电子封装技术的核心,起着电气连接、机械支撑、尺寸过渡和散热通道的性能。传统熔融键合因工艺温度较高,熔融焊料的溢出以及有残余热应力的存在等原因,严重影响封装密度和产品可靠性。所以亟需开发与后续电子器件加工工艺匹配,不破坏电子器件性能的低温键合技术。因此,适合3D叠层封装的新型低温键合技术成为重点研发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