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速和农村劳动力的不断外流,农村地区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空巢家庭。面对严峻的空巢老人养老难题,互助养老模式应运而生,这一模式能够满足空巢老年人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在农村空巢化日益严峻,家庭养老弱化的大背景下,具有较强的现实基础与可操作性,对农村养老服务的完善和发展具有很强的推动作用。鉴于此,本文以山东省农村空巢老年人为研究对象,以空巢老人互助养老参与意愿为研究主体,以提高空巢老人互助养老参与意愿、完善互助养老模式为目的。从理论基础、基本情况、参与意愿、影响因素及其关联层次、对策建议5个方面,对山东省农村空巢老人互助养老进行研究,通过分析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对农村空巢老人互助养老参与意愿调研结果进行整理分析后发现:愿意参加互助养老的空巢老人仅占37.95%,对互助养老有一定认识的约占38.0%,有50.97%的空巢老人愿意成为养老志愿者,经过了解后参加互助养老的意愿上升到72.36%。可见,农村空巢老年人对互助养老模式认识不足,但在经过宣传后情况得到极大地改观。(2)基于361份问卷调查数据,首先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确定农村空巢老人参与互助养老意愿的影响因素,然后运用ISM模型对各影响因素间的关联关系和结构层次做深入分析,厘清相互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文化程度、身体健康状况、配偶状况、家庭年人均收入、养老模式的满意度、对互助养老的认识、是否有心仪的互助对象、互助养老机构状况、政府与社会支持情况9个自变量对空巢老人参与互助养老的意愿有显著性影响。其中,当前养老模式的满意度和是否有心仪的互助对象是表层直接因素;家庭年人均收入、对互助养老的认识和互助养老机构状况是中层间接因素;身体健康状况、配偶状况、文化程度、政府与社会支持情况是深层根源因素。(3)互助养老发展存在问题:经济来源单一,资金投入不足,财政支持难以到位;机构数量不足,基础设施落后,服务质量较低,志愿者数量少,缺乏科学的管理模式;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仍然存在许多不足,缺乏有效的政策引导,服务质量不高,没有科学的服务时间记录方式,时间货币量化不清,年轻志愿者参与积极性不高。(4)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因素提出以下基本对策:建立以政府为支撑的保障体系,发挥基层组织带头完善作用,完善互助养老机构功能,提高空巢老人参与热情,鼓励社会组织积极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