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地矛盾日益升温。土地整治作为适时补充耕地、促进城乡统筹、支撑新型城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其社会地位日益突显。目前国家正投入大量资金开展土地整治,在取得良好成效的同时,部分项目在其生命周期各个阶段仍存在诸多不良现象。而传统的土地整治项目监测体系,已无法满足快速发展的土地整治事业需求。因此,为促进土地整治项目管理转型,规范项目有序开展,确保专项资金发挥预期成效,有必要对土地整治项目综合监测的理论和方法进行系统整合,以规范各监测环节、综合集成监测方法,促进监测目标实现。本研究在对土地整治等基本概念梳理的基础上,结合土地整治项目综合监测的内容及项目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任务及特征设计监测指标体系,采用Arcgis地学分析、Fragstats景观分析及地理量化模型等系统工程方法对单项监测指标进行计算,在此基础上运用简单关联函数及物元可拓模型进行土地整治项目综合监测研究。以广西上林县西燕镇西燕村、江卢村土地整治项目为实证案例,以2011年1月为监测基点,2012年12月为监测时点,基于上述理论与方法进行监测示范,进而对监测结果进行系统分析,总结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善项目综合质量的策略。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土地整治项目综合监测系统是由土地整治系统、土地利用系统和社会-经济-生态系统组成的复杂巨系统。本研究从系统观点出发,从土地整治项目实施情况、项目区土地利用状况及土地整治效果情况3个层面构建土地整治项目综合监测指标体系,包含3个准则层指标,10个子准则层指标,22个因子层指标,基本涵盖了土地整治项目监测的内容,涉及项目整个生命周期。(2)广西上林县西燕镇西燕村、江卢村土地整治项目综合监测结果即项目综合质量等级为“一般”。其中,22项因子层指标中,5项指标处于“优秀”等级,6项指标处于“良好”等级,8项指标处于“一般”等级,3项指标处于“较差”等级。总体来看,项目规划执行效率不高,多数目标未落实到位,建设成效有待进一步提升。(3)通过监测结果反思项目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广西上林县西燕镇西燕村、江卢村土地整治项目综合监测系统中,土地整治系统、项目区土地利用系统和项目区社会-经济-生态系统建设步伐不协调,且各子系统内部均存在一定的问题;针对以上问题,以三个子系统为切入点,分别提出系统优化路径,以期促进土地整治项目健康可持续发展。(4)系统工程方法为土地整治项目综合监测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实现了定量和定性分析的有机结合,可进行监测指标获取和处理、监测结果测算和隶属等级判定等,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