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对酒精性肝硬化(ALC)与乙型肝炎后肝硬化(HBC)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临床症状和体征、实验室检查、并发症、合并症、超声影像学特征及胃镜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全面系统探讨二者的异同,为临床工作者预防、鉴别及诊治ALC与HBC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收集了2005年1月-2015年10月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确诊的符合本实验要求且病历资料完整的全部ALC患者82例,均为男性,其年龄范围集中在29-88岁;并且收集同时期住院治疗的HBC患者268例,男190例,女16例,其年龄范围集中在28-82岁。对ALC与HBC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性别、年龄、病程),临床症状和体征(肝病面容、乏力、消瘦、低热、食欲下降、腹胀、肝区疼痛、腹泻、呕吐、肝大、黄疸、双下肢水肿、鼻腔出血及牙龈出血、肝掌、蜘蛛痣、腹水、脾大、食管静脉曲张、腹壁静脉显露),实验室检查(ALT、AST、AST/ALT比值、GGT、ALP、ALB、A/G比值、TBIL、DBIL、TBA、WBC、RBC、MCV、PLT、血钠、血钾、Chol、TG、UA),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并发症(HGB、HCC、HE、HRS、SBP),合并症(胆囊炎、胆石症、胰腺炎),超声影像学特征(门静脉内径、肝脏体积、弥漫性回声增强、肝被膜锯齿状变、肝斑片状不均回声)及胃镜检查结果(MIEV、MOEV、SEV、GU、DU、PHG)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结果:1.从2005年到2015年,ALC与HBC患者的发病率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与HBC患者相比,ALC患者男性占绝大多数,而且年龄小、病程相对短,统计学均有差异(P<0.05)。2.与HBC患者相比,ALC患者的肝病面容、食欲下降、呕吐、肝大、黄疸、鼻腔出血、肝掌、蜘蛛痣及双下肢水肿表现更突出,统计学均有差异(P<0.05)。3.ALC患者较HBC患者,反映肝损伤程度的指标如AST/ALT比值、GGT、T-BIL、D-BIL、TBA以及其他实验室相关指标如MCV、PT、TG、Chol及UA都明显升高,统计学均有差异(P<0.05)。4.与HBC患者相比,ALC患者在肝功能Child-Pugh分级的C级中所占比例明显升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5.ALC患者较HBC患者,更容易并发HE,而且合并胰腺炎的机率高,统计学均有差异(P<0.05)。HBC患者较ALC患者,后期并发HCC的可能性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6.与HBC患者相比,ALC组患者肝脏体积增大、弥漫性回声增强的影像学表现更突出,有统计学差异(P<0.05)。HBC患者较ALC患者,肝脏体积缩小、斑片状不均回声以及肝被膜锯齿形变的影像学表现更突出,有统计学差异(P<0.05)。7.ALC患者较HBC患者,轻度食管静脉曲张(MIEV)的胃镜检出率明显升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HBC患者较ALC患者,重度食管静脉曲张(SEV)的胃镜检出率明显升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ALC患者男性占绝大多数,且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2.ALC患者肝细胞损伤程度明显高于HBC患者,且其肝脏储备功能较差。3.ALC患者较HBC患者更容易并发HE,且HE是肝硬化最常见的死因,但HBC患者后期容易并发HCC,预后比较差。此外,ALC患者较HBC患者,合并胰腺炎的机率很高。4.ALC主要表现为肝脏体积增大,而HBC患者主要表现为肝脏体积缩小。5.ALC患者容易发生轻度食管静脉曲张,而HBC患者容易发生重度食管静脉曲张。综上所述,ALC患者有其独特的临床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