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华北落叶松群落数量生态学研究

来源 :山西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lanyinghi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应用数量生态学相关运算方法,对山西省华北落叶松群落分别进行了分类与排序、物种多样性、分类学多样性等研究,揭示了山西省华北落叶松群落物种的组成结构、分布状况以及和环境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以期为华北落叶松群落的保护以及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基础。  应用TWINSPAN、DCA和DCCA对山西省华北落叶松群落进行分类和排序研究,结果表明:1)依据不同的指示种将40个样地分划为10个群丛:华北落叶松-三裂绣线菊-披针薹草群丛、华北落叶松-金银忍冬-披针薹草群丛、华北落叶松-土庄绣线菊+金银忍冬-披针薹草群丛、华北落叶松-小卫矛-糙苏群丛、华北落叶松-土庄绣线菊-林地早熟禾群丛、华北落叶松-刚毛忍冬-东方草莓+披针薹草群丛、华北落叶松-东北茶藨子-披针薹草群丛、华北落叶松-披针薹草群丛、华北落叶松-刚毛忍冬-北柴胡群丛和华北落叶松-银露梅-东方草莓群丛。2)DCA排序结果显示,影响华北落叶松群落物种分布的主导因子是温度、海拔和水分条件。3)DCCA排序结果显示,华北落叶松群落物种分布与海拔呈现正相关,与坡向呈现负相关。  应用物种丰富度指数(R)、多样性指数(D与H)以及均匀度指数(E)分别对山西省华北落叶松群落的10个群丛进行了多样性指数差异的比较。群落H指数受到R指数和E指数共同影响,因此H指数含有较多群落组成结构、分布状况的的信息。结果表明:10个群丛物种的多样性指数顺序为群丛Ⅱ>群丛Ⅰ>群丛Ⅲ>群丛Ⅸ>群丛Ⅳ>群丛Ⅴ>群丛Ⅹ>群丛Ⅵ>群丛Ⅶ>群丛Ⅷ。  采用平均分类差异指数Δ+与分类差异变异指数Λ+对山西省华北落叶松群落进行了分类学多样性的分析,结果表明:40个样地的Δ+值大部分位于理论平均值曲线之上,说明山西华北落叶松林物种分类多样性较大,物种间的亲缘关系较远;所有样地的Λ+值均位于Λ+值的理论平均值曲线之上,表明山西华北落叶松林物种分类等级的均匀度较差,低于平均理论均匀度。平均分类差异指数Δ+与环境因子中的经度、坡度、坡位、海拔和种数相关性显著,与纬度和坡向相关性不显著;分类差异变异指数Λ+与海拔、经度、坡度和种数相关性显著,与纬度、坡向和坡位相关性不显著。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环境保护的形势日益严峻,开发新型环保材料变得尤为重要。本论文旨在开发以硅钛材料为基础的重金属吸附剂。  制备了纯硅MCM-41分子筛与不同硅
学位
花生四烯酸(AA)可以作为信使参与许多生理和病理过程,并且在不同条件下可以分别显示其神经毒性和神经营养性的双重特性。在本研究中,分别在细胞外(重力灌流给药)和细胞内(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