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病灶内注射平阳霉素治疗眼眶低流速静脉畸形的疗效与安全性,总结临床经验,进而指导临床工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2013年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眼科的33例(33眼)行病灶内平阳霉素注射治疗的眼眶低流速静脉畸形患者临床资料,记录病变部位、初次接受该治疗的年龄、治疗次数、剂量、随访时间,比较治疗前后情况,包括病变体积、青紫程度、高出皮面情况等;评估与平阳霉素相关副作用的发生情况。结果:本项目眼眶低流速静脉畸形患者的年龄范围4-45岁(平均23.8±11.2岁),其中男性18例(54.5%),女性15例(45.5%);其中17例(51.5%)位于上、下眼睑、9例(27.3%)累及结膜、4例(12.1%)位于肌锥内、2例(6.1%)位于眉弓、1例(3.0%)位于内眦部。随访时间2-48月(平均7.9±8.2月)。患者病灶内注射平阳霉素平均次数为2±1次;术前病灶平体积为4.4cm3,术后为1.0cm3(t=4.63, P <0.001),体积平均缩小84.4%(28%-100%);94%的患者病变体积显著缩小,其中,浅表型病变显著缩小的比例为94.7%(18/19),深部病变100%(3/3),混合病变90.9%(10/11)。术后患者外观包括病变青紫程度及高出皮面厚度较术前均有显著改善,随访未发现复发病例。治疗相关的副作用有术后短期内局部结膜水肿及局部皮下萎缩。结论:病灶内注射平阳霉素可作为眼眶低流速静脉畸形一线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