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桥梁安全关系到国计民生,它不仅在国家经济中占有非常显著的地位,而且也是确保道路、铁路、公路等畅通的枢纽,在交通系统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当前社会经济不断地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桥梁安全关系到国计民生,它不仅在国家经济中占有非常显著的地位,而且也是确保道路、铁路、公路等畅通的枢纽,在交通系统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当前社会经济不断地发展,导致交通运输量飞速增长,随之导致桥梁承重量增大,各种桥梁安全事故时有发生,人民生命财产受到严重损失,使得桥梁的检测和维护越来越受到重视和关注。因此,确保桥梁正常安全运行已经成为保障人民生命乃至国民经济的重要方面,对桥梁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而言,常规的桥梁安全检测设备比较单一,主要检测设备有人工望远镜、远程拍照、桥检车、预置轨道视频检测等。这类传统检测手段几乎都存在效率低,成本高、对检测人员存在着一定安全隐患等问题。为此,开发无人机进行桥梁安全检查不仅效率上得到很大的提高,而且保障人身安全。无人机避障技术是指无人机飞行器在自动飞行过程中遇到障碍物的时候,通过自动提前识别、有效规避障碍物,达到飞行安全的效果,是无人机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在桥梁病害检测实际背景下,围绕无人机桥梁病害检测过程中的避障问题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1)首先设计无人机避障控制系统方案,包括系统整体结构以及各个组成部分的关系,并对避障相关的传感器进行了选型以及超声波传感器精度的改进。(2)其次,根据无人机飞行区域障碍物分布情况,采用栅格法构建无人机避障模型。然后,根据桥梁特殊结构,在避障模型基础上模拟各类桥梁相关结构。(3)接着,在栅格法以及A*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A*算法的无人机避障方法。该方法主要通过对A*算法规划出的路径按较小的步长进行分割细化,从而得到一组相关路径节点。最后,在避障路线绕开障碍物的前提下,用直线将起点和终点依次连接起来,剔除中间的路径节点,达到优化路径长度和减少转折角度次数目的。(4)最后,将无人机避障系统与桥梁相关复杂结构模型结合,并设计一个桥梁避障算法模拟仿真系统,可以对桥梁的主要复杂结构进行避障检测,使避障算法达到通用性,并在无人机上完成了初步的避障测试以及相关的桥梁检测。仿真及测试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避障方法具有较好的可行性,为无人机在检测桥梁病害避障的工作中提供了参考意见。
其他文献
带式输送机有着非常复杂但很有效的结构和电液控制系统,如果在教学中加入对于这一环节的学习与研究,对于培养出全面的工程型人才能够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结合目前的教学实践
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各民族之间存在“民族特性”差异,在民族地区高校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应当注意其特点:对于作为教育对象的民族地区高校学生,要注意把其荣辱观的
提出一种精度较高的功率因数测量方法。利用单片计算机实现对低压电网无功补偿电容器组的自动投切控制,可适用于各种负载、各类用户。
数字逻辑课程是计算机专业学生一门专业基础课,也是计算机专业其他硬件课程的先导课程。为了使学生在数字逻辑课程中学有所获,本文引入了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的思想,从教学方式
摘要:高等学校工科专业的生产实习是加强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实践环节。本文分析了传统生产实习在我国新时期所遇到的各种困难,介绍了法国工程师教育的优势和管理经验,为切实贯彻落实校企合作和提高学生的工程师素质和实践能力提供借鉴,对生产实习教学实践的改革提出若干建议和思考。 关键词:生产实习;工程师教育;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15
通过分析高职商务英语翻译课程自身的特点,本文提出教学中应遵循实用性、实践性和目的性的三大原则,并在教学原则指导下进行了相应的翻译课程整体设计。
该报告介绍了ZE41镁合金的组织与性能特点,并以大型复杂薄壁发动机机匣铸件为例,阐述了镁合金铸造的难点,详细介绍了ZE41镁合金机匣铸件的研制过程,包括合金的熔炼、铸造过程
得益于计算机性能的提高和卷积神经网络的应用,如今更多的研究人员开始关注计算机视觉领域。人体关键点检测任务希望通过对静态图像进行特征提取,推测出人体的姿态动作,是其他任务如动作识别和动作切分的基础。随着神经网络的深度增加,如何减少网络庞大参数量是一个热点问题。本文围绕人体关键点检测任务,设计并实现了一个人体关键点算法网络的轻量化改进,加入知识蒸馏实现知识迁移,实验证明网络参数量得到有效减少,基于关键
摘要:结构化学是化学学科重要的理论基础,其原理和方法广泛应用于能源、材料、医药等领域。为提高结构化学教学质量,本文从研究教学内容内在联系入手,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方法探索创新,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提高学习自主性,达到良好教学效果。 关键词:结构化学;教学质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編号:1674-9324(2019)13-0109-03
《功能高分子材料》课程具有学时短、内容繁多、交叉性强、更新速度快等特点,采用传统教学方法难以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从学生积极性、教学内容、产